第二百零二章 语言的力量 (第3/3页)
果然吐延的口气稍缓:“但大凉杀了送亲之使的儿子,其他诸部会怎么看本王?姜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王没法向他交代。”
王骘好言解释道,“少将军杀姜德,对大王而言也是好事!”
吐延皱眉道:“好事?”
王骘一本正经道:“明月夫人端庄美貌,少将军十分宠爱,才会对拐走她的姜德痛下杀手。”
吐延沉吟道:“少将军应是为了大凉和本王的颜面······”
“对!大王这句话也没说错。”王骘一拍大腿道:“您已经相当于是少将军的岳父,现在少将军自己背负了恶名而让您远离非议,这不正是女婿该做的么?咱们简单点想,一个大丈夫的女人被别人盯上了,是恼羞不已,还是心平气和?若只将女人看作小妾一样不重要的人,会盛怒难遏么?”
吐延愣了一下,心中也觉得王骘的话似乎很有道理。
王骘决定再加一把火,又沉声道:“大将军对明月郡主这个儿媳妇也是十分上心的,不但亲自请天使颁发诰命、银册和玉印,听闻明月郡主要会广武郡后好决定亲自到广武郡去看望她。下官斗胆试问大王,若非明月郡主得宠,大将军何必如此做呢?“
吐延追问道:“州牧果然要去探望小女?”
王骘脸不红心不跳地道:“下官怎敢欺瞒大王,州牧此时应该已经启程了。”
吐延看王骘的脸色不似作假,吐谷浑在姑臧也有眼线,若是去调查,也能得到消息,所以他便信了。
其实张茂东巡广武郡是为了东征做准备,哪里是看什么明月郡主。不过王骘如此说也不能算完全撒谎,因为张茂见明月肯定是会见一下的,只不过是顺带而已。
这时候,王骘放出了自己的杀手锏,问道:“大王真的要为了羌族的一个后生,就要带全国涉险、弃君臣之义于不顾?何况那姜氏本就是叛国之人,大王以为,和匈奴人结交是否值得?”
“叛国之人?”吐延语气瞬间阴冷,问道:“此言何意?”
王骘答道:“下官在来时曾遇到姜德送葬,站在人群中听到姜聪对您出言不逊,并当众扬言,要劝说羌人部族往投西域,这时候他已经动身了?”
“什么!”吐延霍然起身,急命外面的侍卫去查,片刻之后侍卫回报:“大王,姜聪不见踪影,据说是投奔族人去了······”
侍卫的汇报让吐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王骘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凉乃中国之臣,一向讲究忠信仁义,向来对各族都很仁厚,州牧更是以仁治西土;匈奴人是草原蛮夷,信奉的是肉弱强食,根本没有信义可讲。大王也是信佛向善之人,与谁为伍才稳靠?下官料想大王您心中定有评判。“
“吐谷浑自辽东鲜卑时起便为大晋之臣,朝廷也一向礼遇,亦无甚旧怨;大凉对吐谷浑更是和善。咱们从未想对付你们,要对付的强敌是汉国!”
王骘这话就有些违心了,大晋对周边部族的态度可算不上友好,辽东鲜卑更是深受其害。可现在两人之间的气氛被王骘弄得十分融洽,吐延竟不好意思开口反驳,只能听王骘继续侃侃而谈。
匈奴人自周起就一直威胁中华,他们千百年来一直以劫掠为生,叫百姓苦不堪言。何况刘氏小儿,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窃据神京。正是此等仇怨,我大凉才不得不以兵戈相向。大王您出自鲜卑慕容,也是炎黄子孙,切勿受匈奴人蛊惑,白白受其驱使,成为仇寇的马前卒,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憾事!”
吐延也被王骘的一番言论所折服,心中感叹高原太过荒凉,以至于没有人才可与中华相比,顿时心生爱才之心,起了招纳王骘的心思,说道:“使君可愿在吐谷浑为官,姜聪之前的位子,就是你的。”
王骘愕然,婉拒道:“下官谢大王赏识,只是使命在身,不敢有他念。”
吐延也知道希望不待,感到惋惜之后,说道:“使君可以告诉州牧和少将军,本王不会与匈奴人结盟。吐谷浑同大凉,永远亲如一家!”
王骘顿时心花怒放,激动地起身拜道:“大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