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 (第2/3页)

过。由不得他不珍爱,这物件全天下只此一个,还价值连城。若是不小心摔碎了,把自己卖了都不够赔的。他手中的望远镜转向了河边的山头,突然间就叫嚷了起来,“伞盖,伞盖,是胡虏刘曜的伞盖!”

    “伞盖?匈奴汉国的皇帝竟也能够亲临前线?”

    张骏猛地从陈珍手里夺回望远镜,顺着陈珍手指的方向,映入眼帘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正在施工中的营寨!一面面各色各样的旗号招展飞舞,不计其数的帐篷已经搭满了一大片山头,无数的匈奴军士兵都在忙碌着什么,或是加固帐篷,或是擦拭盔甲刀剑,或是在吃着什么东西,或是在往来巡逻。

    数量多到难以计算!匈奴人的主力已经把触角蔓延到洮水岸边来了!而且是刘曜亲自统带!

    张骏再往山顶上看去,各色旗帜猎猎飘扬,无数身披铁甲,手执刀枪的匈奴武士簇拥着一顶硕大的青色伞盖。伞盖之下,一个高大的汉子端坐胡床,正伸着脖子往自己这边张望。

    “莫非他就是匈奴汉国的皇帝刘曜?”张骏透过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对方,仿佛要用眼神将对方杀死似的。

    张骏见到的的确是刘曜。此时,刘曜也正眯着眼睛看着洮水河面当中的水泥船。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白色的战船,由于距离太远,是什么材质建造的还不得而知,但可以断定绝非木头。

    “陈安何在?”刘曜看了看左右。

    原本是晋将,后来投靠匈奴,又在不久前趁着呼延寔被免官的机会做到秦州刺史位子上的陈安听到召唤,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在。”

    刘曜抬手一指江上的船,道:“汉狗竟敢窥视吾大匈奴的营寨,真是好胆,谁可出战将之擒拿?”

    陈安远远看了眼模样古怪的水泥船,并不记得晋朝水师中有这种样式的船。不过看它的体型,再看它在洮水中的航速,就知道很不好对付了。好在,这船就是一艘而已。

    “可遣秦州军李平安出战。”

    秦州守着洮水,是有一定水上作战经验的,李平安也是汉儿,投靠匈奴后因为水战不受重视,所以一直不得升迁,就在秦州任了一个散职,平时负责在水上缉拿私商。其实说白了他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对付私商的舢板还行,正了八经的水战也没经历过。

    大晋原先懂得水战的将领要么降了羯石赵国去山东,要么已经跑到江南,谁会留在关中?

    得到命令之后,李平安当即就点了二十条战船出击。船舷两边还张挂起熟牛皮和细网,更支起旁牌。旁牌缝隙中,伸出了弓箭和长矛。每条船都有十六只木桨,分列左右,拨动河水,分浪前行。那些桨手都是精壮结实的汉子,打着赤膊,肌肉贲突,喊着号子,奋力划桨。

    船上除了桨手,就是战士。因为船小易翻,这些水军都不披铁甲,人人就是紧身短打而已,最多头上顶了个皮盔。一部分匈奴水军持矛操弓,是依船而战的。还有一部分则单刀藤牌,是准备跳帮的--不过看看对面凉军远远高出自己这边的高大船舷,估计没有哪个人跳上去。

    “擂鼓,冲锋!”李平安也换上了水战的短衣,抬头看了眼那条奇怪战船上高高飘扬的凉字大旗。咬咬牙,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此时匈奴水军还是草创,所以作战的手段非常单一,就是敲锣打鼓冲上去射箭、肉搏、点火。如果河道狭窄,岸上的军队也能射箭、发石。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李平安松了口气,这条看着挺大的凉军战船大概是发现匈奴勇士冲出来了,立即开始倒退了--为什么是倒退而不是调头呢?李平安没有多想,只是大声呼喝着督促手下用力划桨。二十艘十六桨的小船逆着水流,飞速向前,和凉军战船在洮水河面上展开了追逐战。

    双方的距离在渐渐接近着,一开始相距有七八里之遥,追了约莫一个时辰,只剩下不到三四百步了。这时,巨大的凉军战船已经到了靠近临洮的水师营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