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 (第3/3页)
附近。
“弟兄们,再加一把桨,冲过去!”李平安知道机会来了,瞋目大喝,“汉狗的船就在前面,咱们就在这里围住它,让龟缩在营内的汉狗看看,大匈奴的水师是何等威武!”
喊声未落,凉军战船却忽然就停止了倒退,座舱下面一百多水手拼命地蹬动船轮,让战船瞬间破开波流,以最大的航速向前猛冲而来了!
“快快快,冲上去!”
程大虎也大声呼喝,还抽出了佩刀,只指着前方四百步开外,一艘小小的匈奴木船。
得到了急速向前的命令,一百名水手人人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船头分出的白浪激荡,一下子就把航速提高到了匈奴战船难以企及的地步!
“向左,向左!”魏顺站在程大虎身边,一边大喊,一边拿起面红旗用力挥舞了一下,这是在给船尾的舵手传达命令。仓促制造的水泥船还没有舵轮系统,要靠船尾的舵手手动转舵。在榆中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魏顺就是负责挥动旗帜指挥舵手,红旗向左,蓝旗向右。总之操作起来有些复杂,不过还是能凑合着把船开起来的。
“发矢!发矢!射他娘的!”
李平安看到好像座小山似的战船就这么冲出白雾,朝他撞过来,脑袋里面顿时就一片空白,连调头逃走的命令都忘了下,只是冲着船头的射士怒吼。
“没有桨!”
一个汉军指着凉军战船发出难以置信的吼叫。
“没有桨的船?”所有人都好奇看去,就见渐渐清晰的凉军战船果然没有桨伸到外面划水······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我国最早制造轮船的是唐朝的李皋。他从车轮得到启发,造船时,不用风帆,也不使用桨橹,却在船舷两旁各装一个车轮。每个车轮有八个叶桨片,轮与轴连,轴上装踏脚板。航行时,水手像踏水车一样,用力踩踏。轴转轮动,“以轮拨水”,好像无数支桨在持续不断地划动。随着车轮的旋转,船便如离弦的箭,破浪而去。而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纪,才有这种形式的船出现。很显然,比中国晚了700多年。
而大凉因为有了张骏的出现和翻车、水锥等联动机械的引用,制造轮船根本就没有技术难题。所以当李平安率领的匈奴水师见到没有桨的船也能跑得飞快,顿时觉得自己见了鬼。
“妖法!”
“凉军会妖术!”
顿时,所有的匈奴汉军水手都玩了命地划桨,就恨自己没再多长几条胳膊。但凉军的轮船是以水手的腿部发力,根本不是胳膊的力量能够相比的,随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是在个道理。
李平安的船是关中上最长见的窄身木船,船头尖锐,只能摆放一架床子弩,而且匈奴人又没有轻型发石机,就是最普通的长枪一样的巨箭。随着一声剧烈的破空之声,这支巨箭就向前激射而去,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了水泥船的舰艏之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么大一艘钢筋水泥船,还能给一支长枪插沉了?
“将主,要撞上来啦!噗通!噗通······”
看着小山一样的敌船越来越近,划船的匈奴汉军士卒都不干了,纷纷丢了船桨就往水里跳。没一会儿整条木船上就没几个人了--都是不会水的旱鸭子!其中就包括李平安!不过他是会水的,只是被吓傻了一时忘了跳水。
“轰!”
一声巨响,凉军战船前头巨大的的水泥撞角轻轻的在这艘十六桨的木船上一碰,顿时就把这小船的船头碰得粉碎。李平安自然站不住,一头栽进了水里,刚把一个脑袋露出水面,就看见一个巨大的木板从前头迎面翻过来。他慌忙一缩脑袋,才险险的避了过去,可是李平安并不知道着巨大的木板是源源不断转动的,他刚再次把脑袋从水里探出,就噗的一声被个叶轮板砸破了额头,惨叫了一声就沉入了水中,再没有动静了······
平安从此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