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拆台 (第3/3页)
到,这是有人要拆少将军的台。
果然,那些个遗民的供给略有不足后,就开始不满起来。毕竟初来时可是每天都好吃好喝招待的,怎地突然就连米汤都不供应了?
没过多久,一则消息在移民中流传开来:凉州发生了饥荒,根本养不了他们,很快他们就会被遣返,或者是被坑杀!
不管谣言多么低劣,但在这些饿着肚子的遗民眼里它是无比真实的,若非是饥荒,怎么可能连饭都供不上?
实则周严也是有苦难言,金城保卫战刚刚结束,战后急需的粮草都是从广武郡调配的,所以现在府库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存粮。朝廷允诺的补充粮草要到月末才到,一时间周严也是无粮可调。
紧接着,当地的豪族出手了,他们纷纷派人去和那些个遗民的中族长谈,许下种种好处,不惜余力地引诱遗民投效到他们的家族中成为佃户。
很快,一些人被说动了心,毕竟只要成了佃户就不必担心被遣返或杀掉,还可以顿顿有饭吃。这对担惊受怕的移民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
周严得到消息后,心知是有人在和张骏作对,毕竟此次少将军最大的功劳就在于解民倒悬,可若是还没到姑臧就被地方瓜分一空,那岂不是沦为笑柄?但这些人毕竟是留在了广武郡,不但可以增加丁口,还能带动赋税,周严身为地方父母,总不能把好处往外推吧?
一时之间,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不希望张骏在自己这里栽跟头;另一方面,是做不出来损伤本地利益的事情。屁股决定脑袋,周严再如何清廉,做的也是广武郡的官。
就在此刻,倒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不怕得罪人,因为早就已经得罪的死死了。这人就是戴罪立功的枝阳县令杨学善!既然是戴罪立功,就总要有功可立才行,不然就得永远戴罪。但枝阳这穷地方无过就要烧高香了,哪里有立功的机会。
正当杨学善愁眉不展的时候,遗民闹出了乱子。对他而言,这就是抱紧少将军大腿的天赐良机,当真是毫不犹豫地骑上小毛驴,一溜烟地奔向了金城,正被驻扎在河边的宋沛截住,一问之下,才得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