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难得糊涂 (第3/3页)
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千古传诵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
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想送情切切,
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
千百年来,《梁祝》故事经过了历代作家和民众的不断修改和再创造,据不完全统计,梁祝读书处在全国有5处、梁祝墓有9处,在宁波鄞县还有1处梁祝庙。人们都愿意相信美好的传说曾经发生在自己的家乡。
最早将“梁祝”故事与万松书院结上关系的是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同窗记》中,是寓居苏杭的著名剧作家李渔所创作的。李渔在他的作品中处处突现出鲜明的苏杭地域特色,如梁祝分别从家乡渡钱江在草桥门偶遇而义结金兰;在当时苏杭最著名的书院——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后,分别时,沿着长长的凤凰山古道送别。
美丽的传说使肃穆的书院有了人情的温馨,书院使虚无的故事有了真实的背景。现在万松书院已成为一处旅游名胜地。
张天元很不喜欢这种悲剧的故事,就算这种故事再凄美,再令人难忘,他还是无法接受,毕竟对他来说,接受这样的故事,那就可能意味着悲剧的到来。
想了想,他忽然又咧开嘴笑了,比起梁山伯与祝英台,自己或许是幸运的,最起码自己现在已经在成功的路上了,只要肯努力的话,那是不会怕追不到柳梦寻的。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柳梦寻对他本就有感情,再加上柳家人其实也并不讨厌他,尤其柳老爷子对他那可是相当器重的,光是冲着这一点,他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爱情故事会花蝶的悲剧。
蝴蝶虽美,然则他却不爱,他还是喜欢更踏实一点的爱情。
看到儿子的眉头紧锁了起来,李兰香也不想儿子太难过了,就笑了笑道:“儿子,今天刘景林师傅来过咱们村了,说是听说你回来了,特地来找你的,但是你当时在睡觉,就没打搅。”
“哦?刘师傅去哪儿了?”
“在果园里跟你把下棋呢,说是不喜欢空调的风,还是自然风吹着舒服一些。”李兰香回答道。
“我去找他们,聂姐姐就麻烦你照顾一下了,她没吃过苦,估计很多活儿都做不了,别累着她了。”张天元嘱咐了一番,就往果园的凉棚下跑去了。
刘景林来到村子里找他,那肯定是有事情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这里等了一整天。
虽说他与这个刘师傅接触也不算多,但毕竟也算得上朋友了,而且刘景林在陕州名气很大,跟这样的人结交,绝对没什么坏处。
赶到凉棚的时候,刘景林和他父亲都已经把象棋收了,正在那里聊天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