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庶出妹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庶出妹妹 (第2/3页)

这才抬头,发现自己已经随着半夏站在点心铺子门口,面前站着一个满脸堆笑地伙计:“姑娘,您打算买点儿什么?”

    “你们铺子的老板是谁?”苏礼抬头看见门外挂的牌子,没挪步却忽然问。

    “哟,您真是问着了,我们铺子的老板说起来,在京城可是鼎鼎大名。”伙计虽然眼神中露出不解,但见苏礼主仆的衣服不似小门小户,继续殷勤道,“正是苏家四老爷,我们铺子开张不到两年,便做到京城最大了……”

    谁知道苏礼听了伙计的话,竟说:“忽然不想吃点心,咱们去看看丝线吧!”说罢扭头就走。

    “咦,姑娘,您不是说要买些点心孝敬老太太的,怎么……”半夏忙追上去,不解地低声问。

    “你也知道我是要买给老太太的,若这点心是四叔家里的买卖,你说老太太会高兴?”

    待苏礼买好东西,来到约好的会面地方的时候,只见苏祈和沈青昊已经在等着自己。

    苏祈见到妹妹过来,忙放下手中的长剑,迎上来帮忙拎东西,嘴上还说:“妹妹不让我跟着,还买了这许多的东西,万一累着可怎么是好。”

    “若不分头走,还指不定要逛到什么时候呢,且不说咱们,今日都耽误了沈公子一整天,难不成还让人家陪着你到天黑。”苏礼将手中的东西都递给苏祈,扭身向沈青昊俯身行礼道,“我们兄妹今日真是偏劳沈公子了。”

    “四姑娘莫要见外,我与苏老弟脾气相投,这点小事可当不起谢字。”沈青昊估计还在为中午的事情尴尬,所以一听到苏礼说话就有些慌乱,想要回礼,却发现自己手中还举着兵刃,又手忙脚乱地放下长剑,这才抱拳俯身。

    与沈青昊告别之后,苏礼便板着脸不再说话,看着半夏把买来的东西都收拾到车上,自己也踩着踏脚凳扭身上车,吩咐车夫这就回家。

    苏祈忙也反身上马,亦步亦趋地跟在车窗便,吭哧半天才问:“妹妹还生我的气呢?”

    “昨天的气已经消了。”苏礼还不等他高兴,又说,“现在生的是今天的气。”

    “额,今天……”苏祈一顿,忙叫冤道,“今天那荷包的事儿,确实不怪我啊!”

    “原来连自己怎么惹我生气都不知道,那我还跟你说什么!”苏礼哼了一声。

    “好妹妹,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才问你的,你就告诉我吧,我一定记着,以后定然不犯的。”

    “哥哥今日真是胡闹,这是能随便乱来的事情吗?妹妹如今尚未定亲,与自己哥哥出去倒也罢了,却又有别家的公子,这算是什么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妹妹以后如何做人?”其实苏礼虽然这么说,但是真正闹心的并不是规矩,而是她总觉得苏祈似乎很热衷于把自己跟沈青昊撮合在一起,便觉得心里不舒服。

    苏祈见状忙赔着小心说:“妹妹莫要生气,是我考虑的不周到,其实昨个儿武试结束,本来是跟沈兄说好,今日他领我出去逛逛京城。这不是昨晚惹得妹妹不高兴,我才想把妹妹也带出去转转、散散心的,谁知道这又犯了别的错处,左右都落不是。”

    苏礼听说他不是刻意将自己和沈青昊凑在一处,心里稍稍觉得舒服,见现在也没有外人,便说:“哥哥对我好,我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京城老宅不同自己家中,要处处讲规矩,哥哥也该多注意才是。先不说人家如何看咱们,要是被人抓住什么错处,岂不是给爹娘抹黑,待年底爹娘回京,咱们怎么有脸面去见他们。”她在后宅被算计的事儿,她半点儿都不敢告诉苏祈,生怕他一时怒气上来,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如今也只能旁敲侧击地劝。

    “妹妹说的极是,我今后定然留意。”苏祈见妹妹说话的语气缓和下来,忙不迭地应诺。

    “还有武举之事,听说还离着挺远,所以我也劝哥哥好生想清楚,就算自己喜欢,也要替爹娘和兄妹想想,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是去从军,爹娘在家该如何担心,大哥和我会如何挂念,哥哥就全然都不顾及吗?”

    “妹妹莫要说这个了,我自有计较。”一提到这个苏祈便马上转移话题道,“礼儿,刚才沈兄将荷包给我,说让我去还掉,这我去哪里还啊?要不还是给你吧……”

    “我……”苏礼刚想说,又不是我的,给我做什么,转念又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便转口道,“不管是哪个妹妹绣的,还回去总归是伤人家的面子和心,但放在哥哥身边也的确不合适,拿来我先收着吧。”

    第五十一章 大家一起牵红线

    转眼来到京城已经月余光景,忙碌准备了几日后,便迎来了端午节,家中老少早就已经佩上香囊,大清早的时候,半夏就在门外悬挂上艾草,这才回屋伺候苏礼起身,嘴里还止不住地说:“悬艾草,驱蛇蚁;佩香囊,避五毒。”

    苏礼赖在床上笑着说:“你当我是小孩子呢?”

    “多念叨几句总归是错不了的。”半夏也笑着说,“姑娘赶紧起身吧,今个儿要去老太太屋里用早饭,然后一起去看赛龙舟。”

    一听说有龙舟看,苏礼登时来了兴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不知道这古代的赛龙舟是个什么样子。

    梳洗完毕先去给老太太请安,早饭倒也简单,软糯的粥,配上各种小菜,然后就是摞得老高的一盘五毒饼,苏礼从来没吃过,心里有些担心,还不会是把五毒包进去的饼吧?看其他人都吃得很自然,她才也拈起一个放在嘴边,咬掉一个小角朝里头瞧瞧,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是什么馅儿,只好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味道倒是出乎意料地不错。

    早饭用过之后,苏礼悄悄问半夏:“那五毒饼里头包得到底是什么?不会就是五毒吧?”

    半夏扑哧一声笑出来,半晌才回说:“姑娘还真是敢想,若是包着那五毒,哪个还敢吃?我昨个儿问过宋妈,她说其实五毒饼就是玫瑰饼,只不过上头印了五毒的花样罢了。”她见苏礼脸上有些讪讪,忙又说,“不过也怨不得姑娘不知道,这五毒饼只有北方才吃,姑娘怕也是头一回吃呢。”

    早饭过后,家里便开始忙碌起来,外头的下人套车、备马,里头的丫头媳妇子们备吃食、用物,忙了大半个时辰,这才所有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浩浩荡荡地朝河边赶去。

    河边早就搭起了棚子,外头也都悬挂着艾草,苏府被分到的位置还算比较不错,地势平坦而且视线开阔。众人先将老太太扶下车安顿好,然后才按照辈分一一分配座位。这样的场合老太爷自然也不会缺席,也不好各坐各的,便也来到一处,只不过二人互不说话。老太太将一帮孙女叫到眼前说话解闷,老太爷便将几个孙儿叫到身边,说他的生意经。

    苏禅腻在老太太身边,其余几个姑娘都规矩地坐着,苏礼见这边也没自己什么事,便悄悄起身来到隔壁的棚子,一眼就瞧见老五抱着本书正看得出神,忍不住凑上去问:“妹妹在看什么?”

    “杂书罢了。”老五似乎不太习惯别人来搭话,茫然地抬头左右悄悄,才确定苏礼的确是跟自己说话。

    “妹妹真是好性情,什么时候都能静下心来看书。”苏礼这话倒是实话,她自己也喜欢看书,但是却也喜欢凑热闹,比如今天的赛龙舟,她便一直雀跃地等着开场,哪里还看得进去书。

    “看的久了便能静下心来,外头的人和事太过纷乱,唯有这书里才是真正的清静。”老五说着不符她年纪的话,又继续埋首看书,不在理睬苏礼。

    苏宁氏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苏礼身边,叹气道:“这孩子从小由我带着,识字读书的早,但瞧她如今这副痴相,却也不知是不是我误了她。”

    “二伯母快别这样说,我瞧着五妹妹不过是看书太过入迷,其实心里什么都清楚呢!”苏礼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觉得老五其实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她沉溺于书的呆相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

    “若真是这样,那便是她的造化了。”苏宁氏感慨一句,忙又说,“你瞧我,把来意都给忘了,姑太太带着思家的姑娘过来,现在在老太太那边,正寻你呢。”

    苏礼忙起身随着苏宁氏又往老太太那边去,只见棚子中间已经不知何时挂起了帷幔,将爷们和女眷分隔开来,在老太太身边下首坐着的,正是好久没见的思小朵。

    思小朵一见苏礼,忙招呼道:“四妹妹过来坐,我特意磨着婶子领我过来找你的,反正我若是不来找你,你也都不惦记我。”

    “小朵姐姐这话可是错怪我了,若是不惦记你,我干嘛还打发丫头去给你送香囊。”苏礼过去给老太太和姑太太见礼后,才笑着回话道。

    苏漩挥挥手道:“我在这儿陪着老太太,你们小孩子家的都自己顽去吧,在这里平白的拘束着。”

    思小朵一听这话立马眉开眼笑,行礼告辞后便扯着苏礼朝旁外走去。

    “小朵姐姐这是要去哪里啊?”苏礼见她扯着自己朝别处走,忙招呼半夏将自己的帷帽拿来。

    “去我家的棚子,那边正好对着终点,等下咱们去看哪条船是第一。”思小朵拉着苏礼一路快步走到自家的棚子跟前,进去便叫,“三哥,给我们端两碗冰镇的酸梅汤来。”

    苏礼登时便心下了然,这丫头,还惦记着上回赏园时候拉袖线的事儿呢。她三哥倒是听话的很,果真端了两碗酸梅汤进来,放在她二人面前,便直愣愣地站在一旁。

    苏礼见这样也不太像话,便拉过半夏低声吩咐了几句。

    半夏听罢便快步离开了棚子,不多时便见苏祈一掀纱幔进来道:“我听说有人躲起来喝冰镇的酸梅汤,怎么都不想着叫上我的?”

    思小朵忙问:“这位是?”

    “小朵姐姐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是我哥,上回赏园的时候不是见过。”苏礼笑着说。

    “额,是吗?”思小朵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起身准备行礼,却不小心又碰倒了酸梅汤碗,自己朝后躲闪不及,眼看就要摔倒。

    苏祈一个箭步上前,左手挡开了碗,右手一伸正好揽在思小朵的腰间,帮她稳住了身形,便立马放手退后作揖道:“在下鲁莽,若是唐突了姑娘,还望见谅。”

    “没、没唐突,啊,不是,多谢公子援手。”思小朵的脸袖得像外头的太阳,低头搓着衣角语无伦次地说。

    苏礼在一旁小口抿着酸梅汤,心道,小丫头,牵袖线这种事儿,你可真是不如我。

    第五十二章 不着调的姑父

    苏祈坐定以后,棚子内的气氛登时便活跃不少,连思小朵那闷葫芦似的三哥,也时不时地能说上几句话凑兴。思小朵一开心,便打发下人道:“好不容易过一回节,都自己出去乐呵吧,这边暂时用不着你们伺候,等龙舟赛完再来。”

    几个下人瞅瞅自己主子的神色,瞧着都没反对,便都千恩万谢地走了。

    不多时便只听见外头锣鼓喧天,好不热闹,苏礼朝外张望着问:“这怕是要开始比了吧?”

    思小朵听她这么说便笑着摇摇头:“还早着呢,别看锣鼓现在就开始敲,差不多还得大半个时辰才开始。那龙头都是在屈子祠祭祀过的,装在船头后,皇上会亲自为龙头点睛,并且取酒撒江,能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没有邪魔作祟。”她本就是个闲不住的,见时候尚早便又开始讲前几年龙舟赛的趣事。

    大家正嘻嘻哈哈的笑闹,只听棚子外一阵纷乱的脚步,一个中年男子揽着妾侍打扮的女人闯进棚子,登时一股酒气迎面扑来。

    苏祈立马起身护在妹妹面前,喝道:“哪里来的大胆狂徒,也不看看你冲撞的是谁家的棚子。”

    “哪家?你个黄口小儿来问我是哪家?”那男子打着酒嗝斜眼瞅着苏祈,语气中满是不屑地问,“我还要问你是哪家的呢,跑这里来做什么?”

    “你莫要在我这里闹,回你自己的棚子去。”思小朵起身跺着脚恼道。

    “小丫头片子,反了你啊!连声大伯都不叫,还敢撵我走?”那男人歪歪斜斜地稳不住身子,旁边的侍妾只能苦苦支撑着。

    而他这句话一说,苏祈和苏礼才知道,原来这人竟就是他们的大姑父,也就是苏漩的丈夫思大老爷。苏礼躲在二哥身后,上下打量这个醉醺醺的男人,心里实在为苏漩不值,那么娟秀的一个女子,最后却落得与这种人相守终身,也难怪她要回家去哭闹。

    思小朵本就不喜欢这个大伯,如今又觉得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更加恼火道:“你若是不走,我便去告诉祖父祖母。”

    “切,还有别的本事没?别仗着老头子老太太疼你,就不知道自己算那根儿葱,以后还不都是要嫁出去的货。”思大老爷看来果真是喝多了,身旁的妾侍怎么扯他,他都不肯离开,反倒嘴里胡说八道。

    “你……”思小朵在家如何受宠,也不过还是个姑娘家,被他说得不知如何还口,登时气得掉下泪来。

    思大老爷把自己侄女气哭不但没有收敛,反倒又将注意力放在苏礼兄妹身上,眯着眼睛打量半晌道:“难怪撵我走呢,在自己棚子里跟相好幽会,被我撞见抹不开脸面了是吧?”

    这话说得苏祈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但碍着对方是长辈,先前若是不知倒也罢了,如今心里知道已是无法动手的,只沉着脸说:“大老爷此话万万不可混说,于小可无妨,别平白连累了思姑娘的名声。”

    “嘿嘿,你小子不错,对我的胃口,知道怜香惜玉,走,咱哥俩一起喝几杯去。”思大老爷说罢就伸手来拉苏祈,被他错身躲过,但身后的苏礼却没那么好的身手,他这一错身刚好将苏礼闪了出来,被那思大老爷看了个正着。

    “啧啧,小子挺会享福啊,勾搭了我家大姑娘不说,身后还藏着个小娘子,来,给爷瞧瞧,这小模样倒是还过得去……”他说罢就要上手来拉苏礼。

    苏礼此时身后是桌子、身旁是椅子,来不及多想扑通跪倒在地,先躲开了那伸过来的手,而后叩头道:“侄女苏礼见过姑父,给姑父请安。”

    思大老爷有些发懵,手半伸着站在原地想了半晌:“这是哪儿冒出来的侄女?”

    “你个逆子,这是漩儿的嫡亲侄女!”这边正闹得不亦乐乎,门口传来一个十分威严的声音,循声望去,门口站着一位年老的老妇人,鬓发花白但是精气神儿极佳,底气也十足。而站在她身旁扶着的,却正是刚才还在棚子里的思家老三,却也不知他何时走的,还算好知道去搬救兵,不算无药可救。

    思大老爷虽然犯浑,但还不至于连自家老娘都不认得,忙一挥手将怀里的妾侍甩到旁边,自己踉跄几步上前想要作揖,却脚下发软直接跪在思老太太面前道:“孩儿见过母亲大人。”

    思老太太理都不理他直接走到苏礼跟前,颤巍巍地伸手要扶,苏礼忙道:“见过思家老太太。”说罢自己起身正好握住她伸过来的手,“今个儿的龙舟赛真是没白来,刚见着姑父,如今又见着老太太了,以前只听小朵姐姐说起,却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拜见,如今总算是让我得偿所愿,若是老太太不嫌我们闹,便同我们一道看龙船赛吧。”她绝口不提刚才的事儿,却只说是在拜见姑父,等于就是将刚才的乱子一语揭过。

    苏祈虽然心里不乐意,但是自己妹子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做,上前招呼思家老三道:“思家三哥,咱们也将大老爷扶上来坐着。”

    思老太太本还酝酿着该如何哄亲家的这两个孙辈,没料到却被人给了台阶,自己还没回过神来便已经被苏礼扶着在正座坐下,不禁将她扯到身边细看:“嗯,看模样就是个不错的,难怪上回小朵去了你家,回来就挂在嘴边不离口。”她说罢便将腕上的玉镯脱下,硬是给苏礼戴在手上,按着她的手道,“不许跟我推让,给你就拿着,是看你懂事赏的。”

    苏礼瞧着思老太太坚持的眼神,知道若是不收下,她该以为自己还为刚才的事儿介怀,便只得俯身谢过。

    思老太太又回头看看孙女,虽说是心疼却也不能现在哄,只说:“大过节的板着个脸做什么,过来陪我看龙舟赛,正好我这老眼昏花的瞧不清楚,你们两个讲给我听才好。”

    可龙舟还没开始,半夏便急匆匆地进来行礼道:“姑娘,老太太打发人来叫您赶紧回去呢,说是宫里有赏赐下来,让回去领赏谢恩。”

    思老太太笑着拍拍苏礼的手道:“去吧,我这儿还有小朵陪着呢,回去问你家老太太好,说我有空去瞧她。”

    苏礼行礼出了棚子,便气道:“让你去玩儿还真就玩儿没影了,刚才要找结果外头连个人都没有。”

    “奴婢刚才一直在棚子外候着,结果后来刘妈妈来叫奴婢,这才走开了会儿。”半夏不知道自家姑娘为何语气不好,只得陪着小心解释道。

    “刘妈妈不在老太太跟前伺候,好端端的跑出来叫你做什么?”苏礼想着刚才思小朵刚才打发人的时候,自己也没表示反对,如今来埋怨半夏也不合适,便又放缓语气问,“可是为了的等下领赏谢恩的事儿?”

    半夏瞧瞧左右无人,凑近些压低声音道:“就是这件事儿,刘妈妈让奴婢告诉姑娘,她听说今个明着是来给赏赐,实际是太后派宫里的嬷嬷来瞧各家的姑娘们,好给明年年初的选秀做准备呢。”

    第五十三章 苏禅大大的露脸

    半夏挑起帘子,苏礼微微偏头回到自家的棚子,然后收拾齐整,才挪步到老太太那边。只见老三和老七早就打扮得体体面面,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一眼瞧过去还真都有大家闺秀的风采,看来都是提前知道消息的。

    苏祯今日似乎格外低调,清素的衣服、简单的头饰,看上去清汤挂面却又似乎有点儿清纯佳人的感觉。她坐在屋里靠角落的位子,也不知低头在想着什么。

    苏礼不愿意引人注意,给老太太见礼后,也朝苏祯坐的角落走去,二人还未等说话,就听见外头有人先来通报,说嬷嬷马上就来,让众人准备。

    大家匆忙起身,不多时一个瞧着不过四十多岁的嬷嬷,身后跟着几个端着托盘的宫女,笑盈盈地就进得棚子里来,径直走到老祖宗面前说:“娘娘有命,今个儿过节,分些时令吃食玩意给老太太、太太还有府中的奶奶姑娘们。”

    香案是一早就摆好的,老太太领着一众媳妇孙女跪下叩头谢恩,然后就听那嬷嬷嘴里不住地报条目,其他宫女将托盘一一放在案上,众人再次对着香案叩头谢恩,这才算是谢过恩典。

    见礼节行罢,那嬷嬷忙上前亲自搀起老太太:“老太太赶紧地起来,娘娘在宫里总念叨您,说您也不进宫去看她。”

    “老身在家也天天惦记着娘娘,早晚诵经只求娘娘身体康健,只是年纪大这身子越来越不中用,出个门太难。”老太太见那嬷嬷一味地客气,便也笑着应和。

    其实大家都明知道只是个场面上的话,进宫去拜见娘娘哪里是谁想去就能去的,但被娘娘身边儿的嬷嬷这么一说,全觉得十分有面子,似乎连腰板儿都更加挺直了几分。

    这个嬷嬷模样瞧着年轻,却十分会说话,老太太、几位太太全都没有落下地闲话几句,那话又说得极巧,既奉承到位,却又显得亲厚而不阿谀。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把棚子里的气氛弄得十分热络,她这才转向正题:“这几位就是家里的姑娘吧?总听人夸苏家的姑娘们,如今瞧见,真真儿都出落得都跟朵花似的,平日里我也没空出来,今日好不容易赶上过节的恩典,倒是要多跟姑娘们亲近亲近。”

    “还不赶紧来给嬷嬷行礼。”老太太见几个孙女都还愣着,忙催促道。

    “便按着年岁过来,也好让我认认人儿。”那嬷嬷也插话道。

    听到这话,苏禅登时高兴起来,朝总想往前挤的老七微微一笑,步履款款地走在前头,苏礼等人依次跟上,就听老太太介绍说:“老三苏禅、老四苏礼,老五苏裬、老六苏祯还有老七苏祺。”

    谁被叫到就俯身行礼:“见过嬷嬷。”那嬷嬷身后的宫女,便挨个都塞个香囊到手里,大家又忙谢赏。

    苏禅个子高挑,皮肤白皙人又漂亮,站在姐妹五人之中,总是十分抢眼。这回也不例外,仍然被嬷嬷第一个拉过去道:“这个怕就是老太太挂在心尖子上的三姑娘吧,瞧瞧这容貌气度,难怪老太太爱不过来呢。”

    老太太脸色微微僵了一下,随即便笑着说:“哪里有嬷嬷夸的那么好,不过是家里就她活泛,总给我逗个趣解个闷,偏疼了些,倒是也宠出来几分娇脾气。”

    “这京城里的名门贵女们,哪个没有几份娇脾气,那真正有的您可是没瞧见呢,老太太不要一味地谦虚,我倒是瞧着三姑娘挺温婉懂礼的。”

    “三姑娘可读过什么书?”嬷嬷拉着苏禅的手问。

    “回嬷嬷的话,只小时候读过些启蒙认字的本子,长大后跟着祖母读过列女传、女戒之类的,再就是自己偶尔翻几本厨经药理的书解闷。”苏禅今日连说话都是细声细气,若不是知道她素日的模样,怕是连家里人都要被骗过去的。

    苏礼半垂着头,无意间瞧见老七正死死攥着拳头,似乎已经快要忍不下去似的。不过苏礼倒是乐得如此,她巴不得有个人来吸引宫里嬷嬷的注意力,让她继续低调再低调地呆着。

    就在她低头乱想的时候,嬷嬷已经拉着苏禅问了许多的话,看样子是十分满意,笑眯眯地说:“老太太,您真是生了个好孙女!”

    苏禅此时已经掩不住眼底的喜色,一双杏眼闪亮亮地似乎能漾出水来,脸上却还挂着浅笑,含羞低头道:“小女何德何能,不敢当嬷嬷这样的夸奖。”

    嬷嬷的面色也十分高兴,又闲话了几句才放过苏禅,转头来看苏礼的时候,眼中似乎就带了几分敷衍:“这是四姑娘吧,瞧着就是个知书达理的模样,都读过什么书啊?”

    “回嬷嬷的话,跟姐姐差不多,也是学过认字的读本和列女传、女戒等,平日闲暇喜欢看看前人的诗赋。”苏礼知道自己这么回答肯定挑不出毛病来,但喜欢念诗看赋的女孩儿,应该不会受这个嬷嬷的喜欢。

    果然,那嬷嬷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又问:“其他都会些个什么技艺?”

    “女袖和厨艺都略懂,琴棋书画都只略知皮毛。”苏礼依旧垂首中规中矩地说话。

    嬷嬷对她没了兴趣,随便应付两句,便朝下一个瞧去,不料却是个比苏礼看上去还要呆呆的,脸上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几句话打发了,又朝后头瞧去。

    如今她面前只剩苏祯和苏祺,一眼凑过去,就觉得她俩立分高下,苏祯的淡扫蛾眉清素可人的模样,远比苏祺的花枝招展要讨人喜欢的多。

    第五十四章 心巧手也巧

    苏礼刚退到一边,心道这下自己算是功德圆满,估计应该会被第一轮淘汰了吧。

    谁知还没站稳就被苏林氏扯到一旁,压低了声音道:“礼儿,你搞什么,刚才在嬷嬷面前那么拘谨不说,平日那么会说话的一个人,今天怎么都不知挑拣应该说的话说。”

    “大伯母,侄女……”苏礼心里叫苦,刚觉得松了口气,却又要打起精神应付她,只能垂着头也低声回道,“都怪侄女没见过大场面,一听说是宫里来的嬷嬷,还是娘娘身边儿的,这心里就直打鼓,连自个儿说了什么都不知道。”

    “唉,你这孩子……罢了,你也别难过,别太往心里去,这一次没什么打紧,以后还有机会就是。”苏林氏不敢总站在后面跟苏礼咬耳朵,说完这话便悄悄挪动脚步去了别处。

    苏礼听了这话登时觉得哭笑不得,自己何曾有什么难过的模样,但随即又觉得担心,什么叫这一次不打紧,以后还有机会,难道这回连个预选赛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个赛前慰问?

    她这里还没等多想,就见那嬷嬷起身准备告辞,老太太也起身要送,被嬷嬷一把拦着:“可不敢劳动老太太相送,若是让娘娘知道,还不得剥了我的皮。”

    老太太忙招手叫身边的碧菡提着袖木提盒过来,打开盒盖给嬷嬷看着:“没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家里姑娘们的针线,做了些香囊和五毒荷包,正好应着端午节的时令,嬷嬷带去给娘娘看个新鲜,算是姑娘们的孝心了。”

    苏礼的眼尖,隔着老远就瞧见最上头的那个荷包是自己绣的,登时觉得老太太这一盒子礼物,绝对是别有用心的。当初她拿到图样子的时候就觉得奇怪,那样子上头除了五毒,还有衬底的花纹,而一圈的花边都是些蝌蚪文似的怪字。当时她还纳闷,不过是个端午节挂个一两日的玩意儿,为什么要自己绣得那样复杂,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