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06.530、紧张的不仅仅是翟新文、韩素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06.530、紧张的不仅仅是翟新文、韩素贞 (第2/3页)

把手写检查,造成恶劣影响的,该撤职就撤职,该调任就调任。谁不给市委维护好脸面,我就不给谁脸面。”

    市委书记王国栋基本上是脱稿讲的,讲到最后,神情格外严肃。下面坐着的区市县、局委办的头头脑脑们,个个都噤若寒蝉。回到各自的区市县、局委办,每一个人都是大爷一般,就是因为头上有一顶帽子;如果真地因为上访造成了帽子被摘,不但大爷做不了,什么都没有了。

    韩素贞、翟新也同样感受到了一种严重的紧迫感。教育系统,也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啊!最近几年,随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包括老师)提高了养老金待遇,这教育系统的矛盾也在集聚增多。主要集在两个大方面,一个是企业办子弟学校退休老师的养老金与全民事业编制的退休老师的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企业办学校的退休老师,退休后跟着企业退休工人走企业社会养老,收入相对较低,一个月退休金也就是七、八百最好也就刚刚过千;而全民事业编制的退休老师,跟着政府公务员序列走,工作在30年以上的退休老师,月养老金都在3000元以上。收入的差距,造成了企业办学校的退休老师接连不断地上访,教育局工会、人事科的压力很大。这种事情,教育局真是有苦说不出,这些企业办学校的退休老师,应该找市经委,跟教育局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但人家说自己是老师,就得找教育局;教育局也解决不了,因为上面没有政策,教育局也没有钱解决这些企业办学校的退休老师问题。每一次韩素贞、翟新找到经委的头头协商,经委也是一筹莫展,因为经委这一头国有企业工人下岗问题,已经把他们搅得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情和精力去管这些企业办退休老师的事情。所以,这些企业办学校的退休老师,就连续不断地到市教育局、市政府上访,现在,临近春节,上访的势头呈现扩大化、复杂化的趋势。

    还有一个上访的老大难问题就是校办工厂工人问题。这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成立了勤工俭学部门,鼓励和号召全国有能力的学校办校办工厂,创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国家对学校办校办工厂实行减税或免税待遇。Z省教育厅和滨海市教育局相继也成立了勤工俭学办公室。各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校办工厂。一时间,学校人手短缺,各学校经市教育局或区市县教育局,从工厂、社会调入了相当数量的人员进入校办工厂。后来,在八十年代末,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相对工人来说比较低,教师出现缺编现象,一些校办工厂有化的工人就担任了一线的教学工作,身份仍然是校办工厂工人,但职责却变成了教师。从1996年之后,教师的待遇逐年提高,而自负盈亏的校办工厂由于多数是小作坊生产,一天不如一天,校办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