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774、奇怪的失落感 (第2/3页)
。”
这个上午是轻松而惬意的。陪老婆说说话,看了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到上浏览了喜欢看的军事新闻和世界新闻,也和孔双华一起,在小区花园里散了两次步,甚至在午的时候,方圆还和岳母一起,共同完成了一顿简单而精致的午餐。吃过了午饭,孔双华说:“我们三个再去散散步吧。散步回来,午睡一个小时,好不好?”
孔双华说:“好。”方圆心里想着5的事,但确实到现在没有电话打过来,也只好说了一声“好”。回到家里,方圆与孔双华躺在大□□,都闭上眼睛休息,方圆却是怎么也睡不着。方圆心里一直想着5的事情,不知道到时候刘校长打电话过来的时候,该怎样来回答他。终于,方圆躺不住了,就爬了起来。孔双华说:“你干嘛?”方圆说:“我睡不着,看一会儿书。”孔双华说:“那行。人家5没叫你,你就别心事5的事情,啊?管那么多事,操心费神,搞不好出力还不讨好。”方圆说:“知道了。”
坐在书桌前,方圆还是忍不住拿出了昨天去听课的第四册初语教材,对于赵巧巧所上的课,反反复复地读了几遍。心里想着,如果我来上这省课,应该会怎样上。想来想去,就觉得赵巧巧的课的确是有问题。如果按照山东青岛的那个语教学名家张伟老师的“球形教学理论”,赵巧巧的课不是在围着“球心”转,而是在拖着“球”向前滚,逼着“球”进入了教师预设的轨道,间任何一次偏离,都被教师强扭着拖了回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堂课根本就是一堂完全失败的课,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规律,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完全违背了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如果自己是省比赛课的评委,那这节课一定会给很低的分数。
读着课,参考着以往上公开课和试讲课的经验,念着张伟老师的“球形教学理论”的精髓,方圆思考:我该怎样来上好这节课。想着想着,方圆的思路豁然开朗:对,如果是这么来上,那课堂上一定会激发起学生思考、辩论的热情,而且很容易围绕着“球心”,把所有的边缘问题全部都给解决掉。教学辅助课件,完全是可用可不用,不用也一样能够上得很好。
方圆的心激动起来了。因为这样的思想认识比去年自己在分析这篇课的时候,境界显然又提升了一大步。方圆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喜,同时也跃跃欲试:如果我来上这节省课,假如也是这一节课,一定会赢得满堂喝彩!方圆忽然有了一种冲动,想请国强叔叔给安排一下,在全市出一节研究课,就研究这篇课,相信引起的轰动一定不比去年的省课差!在2007年,自己也需要这样一次轰动啊!过去的成绩虽然还时常被领导提在嘴边,但毕竟那已经代表了过去;如果没有新的成绩和影响,那在领导的心里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