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牵扯到利益方圆一样会被孤立 (第2/3页)
心里有些着急。其实在苗群的心里,真希望能多发一点。尤其作为校长,自然是应该拿头份奖金,就像是企业的总经理一样。看了看全场的人,这个时候能够信任和倚仗的,只有周素素了。让周素素开个头,自己才能定下基调,后面的节奏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展。如果一开始就有人唱反调,后面就是想扭转就很麻烦了。苗群说:“周主席,你先来抛抛砖,好不好?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周素素心领神会:“好,那我就谈谈我的看法。各位同事,关于奖金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现在,在一家企业,拿奖金最多的是谁?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拿二等奖金的是谁,是企业的副总经理、执行董事;拿三等奖金的是谁,是企业的层干部。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说我的观点。平安保险公司的老总□□,大家可能看到了,2007年税前的收入超过了6000万元,其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奖金,当然,人家的规范说法叫期权奖励。而平安保险公司最基层的员工拿多少钱,一年也就是万八千元吧。我认为,学校也应该逐步向企业看齐,或许奖金的差别不像平安保险公司那么大,但总得有一点体现吧。”方圆说:“这样不好吧。如果咱干部真这样发奖金,容易挫伤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的。”周素素说:“怎么会呢?学校老师的奖金,按照学校去年制定的标准,全部都兑现,学校不会拖欠老师们一分钱。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教育上的一句名言,叫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都说明了学校校长对于学校的重要性。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贡献最大,理应多拿奖金;副校长、主任们功劳也不小,也应该充分考虑。当然,要依据职级和贡献的大小,再细分一下。”方圆说:“我还是赞同去年分奖金的方法,干部拿平均数。这样,其实干部拿得也不少,今年学校考得好,干部平均也能拿四、五千。这样发奖金,老师们也不会有意见。”周素素说:“去年的政策是去年的政策,今年换了校长,就应该有新的政策。我还是坚持我的主张。”
局面有一点僵。对于方圆出头唱反调,苗群心里恨之极致。妈的,你方圆是精明还是傻瓜?给你多发钱,你还不要?难道你就是想在群众那里买个好名声,让我苗群在群众那里挨骂吗?行,你发动群众,我发动干部,让你在干部被孤立!苗群说:“周主席和方校长,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当然这不是学校的最终决定。学校的最终决定,还是由大家的意见共同来决定。其他同志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没有人说话。苗群说:“董校长,你来说说吧,你是希望奖金多一点呢,还是少一点?”董梅看了看苗群,又看了看方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的看法:“没有人会嫌奖金多的。”苗群说:“就是嘛!小方主任,你说说。”方淑娟说:“怎么发,我没有意见,我服从学校的决定。”苗群笑了:“小方主任说得很有水平啊!我就问你,你是希望发得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方淑娟说:“当然是多一点好。”
苗群得意地笑了:“钟主任,你来说说。”钟雪说:“要是差个几十或百八十块的话,怎么发都行。要是差好几千,那我肯定拥护周主席的建议。”周素素也很得意,这一回,算是真正地打击了方圆的嚣张气焰。苗群继续问赵刚、田乔乔,自然也得到了有利于自己的答案。苗群最后才问苏进波:“苏主任,你觉得的呢?”苏进波说:“学校怎么发,我就怎么拿。我只想说一点,在过去的一学年,姚长青校长干了一多半时间,他的贡献也不小,也应该发奖金。”苗群的心里恨死苏进波了。妈的,你是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周素素立刻反驳:“姚校长现在在3发奖金。照你这样的说法,苗校长之前在5工作,那5的奖金比68的奖金更多,是不是苗校长也应该从5再拿一份奖金啊?有这么发奖金的吗?有一个校长拿两份儿吗?”周素素说得倒也在理儿,让苏进波哑口无言。苗群笑着说:“姚校长的功劳,谁都不能抹杀。发奖金,显然不是合适。我建议,给姚校长买一份有意义、有一定价值的纪念品,价值不低于2000元,送给姚校长,表彰他为68所做的贡献,好不好?”苗群一句话,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