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8.1082、黄嘉伟让方圆再一次刮目 (第2/3页)
顺利地掌握高教学情况,奠定一个基础。方圆给教导处打过去电话,接电话的是黄嘉伟:“喂,哪位?”方圆说:“黄主任,我是方圆。”黄嘉伟的语气客气了许多:“方校长,请问有什么事吗?”方圆说:“三位主任都在吧。”黄嘉伟说:“都在。”方圆说:“麻烦三位主任,将各自年级的各学科老师,包括体育、生物等非重点学科的老师,统计一下,做出一份花名册。然后来我办公室,向我介绍一下各位老师的情况。如果方便的话,把初部的老师,把学校的职员等情况,也给准备一个花名册。我不知道办公室有没有,你们可以利用现成的,减轻一下负担。”黄嘉伟说:“好,什么时候要?”方圆说:“上午。谁先弄好,就来我办公室找我,跟我介绍介绍高部的老师。”黄嘉伟说:“好的。”
方圆不知道那红去了哪里,这样也好,自己在办公室里落得个清静。拿起一份工作计划,方圆读了起来,原来这是高二年级的。看得出来,新稿与原稿比起来,有非常大的改变。当方圆读完了这份高二的计划后,忍不住掌击桌面:“太好了!”按照黄嘉伟这么个搞法,我方圆的设想都将变成现实,2009年的高考,将会有一个大跨越啊!黄嘉伟,确实是个人才!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5月有两个副校长的提拔机会,杨芳为什么没有提拔黄嘉伟呢?难道就是因为黄嘉伟身上的知识分子的倔强与执著吗?这样的驴脾气,用好了是头好驴啊!关键看会用不会用。
再读曾佩璇的计划,感觉到变动也比较大。特别是自己昨天说的学法研究、兴趣研究、初高衔接研究、集备实效研究四个研究,很好地融入到计划。看来,也是认真领会了他的意图,虽然字方面还显稚嫩,不够老到,但对于方圆来说,他更看重的是实质,而不是语言字的表象。
再读杨英贤的计划,虽然都是他方圆的思想,但却看不到杨英贤自己的思路了。这样完全地以贯彻领导意图为目的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好计划,但如果一个主任没有自己的思想,又怎么能把工作真正搞好呢?看来,这是新的难题了,既不能挫伤杨英贤的积极性,又需要引导杨英贤要将分管领导的构想与自己的设想结合起来,还挺麻烦的。
看完了三份计划,方圆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不管怎么说,自己在高实施带上方圆烙印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实验,现在在计划这一层面已经没有问题,看来三位主任都准备贯彻自己的这一理念。只要用这三份计划来规范约束引导三位主任的工作,相信一学年过后,就会有显著的变化。明年高考的成绩,也一定不会太差,甚至会更好。
喝一杯水,伸一伸腰,方圆站起来在办公室里走动走动。敲门声响起来,杨英贤的脑袋伸了进来:“方校长!”方圆笑着说:“杨主任啊!快请进吧。”杨英贤走了进来:“方校长,我把高三年级的花名册,还有初部、职员花名册都拿来了。”方圆说:“效率这么高!”杨英贤说:“方校长交待的工作,不管是直接布置的,还是间接布置的,都要全力以赴完成。”方圆说:“好啊,有杨主任这样的好同事,我真是太放心了。”杨英贤说:“谢谢方校长夸奖。”
方圆请杨英贤坐在沙发上,请杨英贤介绍起高三年级的老师来。方圆一边听一边点头,慢慢地,随着杨英贤的介绍,方圆对高部的这些老师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方圆知道,学校安排在高三的老师,只有个别是第一次带高三,那也是因为高一和高二的成绩不错,才有这样的安排,这叫锻炼新人。绝大多数老师,带高三高考的经验都不少于10年。这让方圆很有压力,担心自己太年轻镇不住场面的次要的,关键的是老年老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他们自己的教学习惯,要引导他们转变教学观念,实践新课程改革思想,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听杨英贤介绍完,方圆说:“杨主任,你辛苦了。”杨英贤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方圆说:“这些老师,经验都很丰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新的学期里,要发挥好他们丰富经验的作用。”杨英贤说:“请方校长放心,他们都是很敬业的。”方圆说:“我知道,不然学校也不会放心把高三交给他们。我的意思是,在发挥好他们丰富高考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引导他们进一步更新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