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41.1151、实力的震撼不仅仅是课上得好得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41.1151、实力的震撼不仅仅是课上得好得好 (第1/3页)

    9月3日上午,东州5的阶梯教室里,几乎是坐满了人。【 飞****】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第3节课没有课的高部、初部各学科老师甚至包括学校办公室、总务处等部门的职员们,东州市教研室的谢秉国、李国强、周琦峰三位教研员领导,都围坐在东州5高一(12)班学生的左右两侧或后面,听方圆上课。

    45分钟的课,很快就上完了,方圆像一个导演一样,引领着高一(12)班的学生们,走进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意境里,走进了**主席的情怀里。这节课一开场的设计就与众不同,方圆问全班学生:还有谁记得,在初三的时候,也学习过**主席写的另一首“沁园春”词牌的诗词。结果,所有的学生都举手。因为一切历历在目,这是很难忘的,在九年级的第一单元,也同样是**的诗词,也同样是沁园春词牌,只不过是《沁园春•雪》。方圆当即请一个学生背诵《沁园春•雪》,又请几个学生谈了《沁园春•雪》的意境与**的情怀,并言简意赅地点评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在这个时候,方圆才正式地引入到了《沁园春•长沙》的学习。有了《沁园春•雪》的铺垫,学生们很轻松地理解了《沁园春•长沙》所描绘的意境,也更容易地理解了**作为一代伟人的豪迈情怀。这篇课本来由于年代久远,很不好理解,但方圆借助初刚刚学过不久的课,很好地把握了重点,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谢秉国、李国强是边听边点头;周琦峰早就知道方圆的名头,也大约知道方圆的背景,对于方圆这样的新奇上法,也是大眼开眼。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上法,恰恰很好地体现了初高衔接的新课改精神,没有教过初的老师,往往无法轻松自如地像方圆这样进行初高衔接。而听课的学生们,早就随着方圆设计的一个个精妙的环节,或在诗词的吟诵品味诗词的意境,或在方圆提出问题后,在讨论亮明各自的理解,一时间,精彩的观点不断出现,让方圆也深深感到,学生的潜力不可限量,确实是藏龙卧虎。学生精彩的回答,让听课的5的领导和老师们是既感叹又惊叹又叹服更有嫉妒还有羡慕。这节课的真实性,每一个老师都非常清楚,因为双休日老师们都在学校里认真地学习讨论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生根本没有来学校,因此方圆与学生今天所上的课,是真真正正确确实实的第一课,是完全没有磨合的一课,更不可能提前表演了几十遍再拿出来演出的表演课。老师上得如此好,学生学得如此好,甚至学生们的精彩观点,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到吃惊:怎么我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答不出这样的答案?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在大多数的高课堂上,课堂气氛一般是死气沉沉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回答问题。而方圆的这节课上,学生们就像是屁股上长了弹簧,一个人刚坐下,另一个弹了起来,直言不讳地表达出他的观点,这些学生成了课堂的男主角、女主角,方圆倒成了幕后人一般。这与新课改精神所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导启发、学生研究和讨论的指导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看了方圆的课,就能隐隐约约感觉到,高新课改的课,似乎就应该按照方圆的这个路数上。只是绝大多数老师不知道,在这个高一(12)班里,有30多个来自68的学生,他们熟悉方圆的教学方法,因此也格外适应。

    方圆的一声“下课”,班长的一声“起立”,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谢谢老师”,让听课的人知道,这精彩的一课结束了。掌声是情不自禁地响起来了。谢秉国对坐在身边的杨芳说:“杨校长,你可真是伯乐识千里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