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1510、与翟新文布局大相径庭 (第1/3页)
2008年2月14日,也就是正月初八,是党政机关各单位正式上班的第一天。┃飞-?---.Μ ┃翟新早早地就来到了市教育局,待9点正式上班的时候,翟新带着局领导班子成员孙红军、邹志刚、耿清、孔丽丽、宋萍,依次给各科室的同志们拜年。大家的脸上都荡漾着灿烂的笑容,新春上班第一天,翟新的“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做法,虽然是小事一桩,却让广大教育局机关的工作人员,心灵感受到温暖。上班第一天,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各科室都把重心放到了打扫科室的卫生上。
在教育局机关拜完了年,翟新也很是惬意地对班子成员说:“我还准备去教研室、招办、教科所三个部门走一走,你们要是有事,就办你们的事;要是没有太重要的事,就一起去给这三个部门的同志们拜个年。”孙红军等人都表示没有什么事,教育局的巴车,拉着教育局领导一班人,像游山玩水般地,向教育局所属的大楼外办公部门进发。
时间过得很快。从最后一个部门市教科所出来,就已经11点多了。翟新感觉到今天的拜年很有收获:既鼓舞了士气,也促进了团结,同时还营造了班子团结的良好形象。更重要的是,当然也是不可告人的,在拜年的过程,翟新清楚地掌握了,谁在初一的时候或者之前到自己家拜过年,谁没有。这是翟新从一个小故事里受到的启发:说有一位局长生病住院,局里的同志,基层的同志,都积极地去医院探望。这位局长后来有一句名言:谁来医院看过我,我记不清;谁没来医院看过我,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今天借用这个小故事,进行全局性的拜年,翟新感觉到收获不小,哼,那些心里没有我的,你们就别想进步了。当市教育局再配齐一个正处、四个副处之后,又能腾出好几个科长的岗位,那些没有拜过年的,就不用有什么指望了。
回到教育局,已经11:40了。翟新下车的时候,笑着对局机关班子成员说:“我也给各位都拜个年,感谢班子同志对我工作的支持,希望在崭新的2008年,我们能够继续愉快合作、团结做事,把东州教育事业发展好、建设好。”扫视一圈,翟新对于班子成员的拜年情况也是一目了然:孙红军、孔丽丽、宋萍,这都是上班拜年的;邹志刚、耿清仅仅是打了一个电话。这两个同志,有些离心离德啊!
刚刚回到局长室,就看到汪兴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公夹。来到办公室,汪兴邦似乎难掩心的激动之情,对翟新说:“局长,市委和市政府刚刚几乎同时下发了关于东州教育局人事任免的件,请局长审阅。”翟新也是一惊:这么快?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得到什么消息?虽然说在春节之前,群峰就已经到教育局来做过民意测评,但之后就悄无声息了。目前,教体局领导班子确实面临着短缺的问题,每一个副职都分管很多很多像原来邹志刚只分管教育科、教研室、教科所三个部门,现在又加上了招生办、高教师范处两个部门。而原来于胜利分工的职能,也都分给了其他的副职;冯亮的安全工作,则交到了耿清的手里。新学期一旦开学,各位副局的工作量肯定都会非常大。现在,市委和市政府的任命已经下来了,按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搞不清毕全力的意图了,也就不知道这任命是不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进行调整。在翟新的分析判断,提出的人选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与市委主要领导的意图一致,即便不是自己理想的人选,也必须报上,像方圆就是这一类。第二类是除了他,别无可用之人,像邹志刚,虽然不是理想人,但只能报他。第三类就是既能干事也对他翟新忠诚的同志。这一次,翟新同时上报了办公室主任汪兴邦、教研室主任谢秉国、政工科长张元庆、招生办主任孙全,并推荐重用宋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