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0.1883、王见王 (第2/3页)
仁说:“用不用给东州教育局先打个电话?”宋云生说:“不用。快到的时候,我直接给方圆打个电话就成。”
盛治仁感叹:宋云生的手段使用起来,真有一种炉火纯青的感觉。自己当初能够与宋云生成为盟友也好,成为互动支持的伙伴也好,很大程度上是看了宋云生的才干和前景。自己虽然也算是比邓云聪要强许多倍的能人,但与宋云生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只是不知道,省委赵书记为什么不待见宋云生,而偏偏看好那个能力不怎么强的王国栋呢?难道赵书记也是在坚决贯彻前任省委书记、现已晋升政局常委的习书记的指示精神吗?习书记一直比较看重官员的德行,在福建,在清江,基本上没有习书记任何在经济方面的问题,似乎习书记对钱不感兴趣。据说,当年那个风云一时的走私大王赖某某也曾经想打通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书记,但未能成功。最近,习书记当选政局常委后,在央党校讲话,明确提出干部选拔的标准应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习书记说,一个有能力但品德恶劣的干部,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破坏力,远远大于一个品行端正但能力稍微弱一些的干部。一个品行端正但能力弱一点的干部,或许会影响发展的度,但一个能力很强却品行端的干部,对党和国家的伤害极大,一旦暴露,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的形象,威胁到党执政的基础。能力越强,这种破坏力反而越大。作为市委组织部长,盛治仁是反复研读过习书记在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这篇讲话的。作为一个有思考的厅级干部,盛治仁其实内心深处不完全认同这一讲话精神,毕竟,庸官误国,能吏治国。盛治仁最崇拜的历史上的官员就是大明兴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他力挽狂澜,将武宗皇帝、嘉靖皇帝60年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乱摊子,发展到比明朝仁宣之治时还要强盛的兴之治,以臻于张居正死后,虽然万历皇帝25年不上朝,但国库依然充盈,国家依然强盛。张居正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宰相,同时他又绝对不是一个清官,各地方的大臣们孝敬的银子、美女、田产,照收不误,据史书记载,张居正之死,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关系很大。当时戚继光已被朝廷调到北方守边,为了拍张居正的马屁,戚继光想方设法,搞了两个西域的蓝眼睛美女,敬献给张居正,结果让张居正日夜操作,很快就累虚脱了,不久就病死了。张居正如果还能再活二十年,或许就没有清朝,也就不会死后一个月,被他压制得敬畏不得了的万历皇帝在封公之后,又鞭尺剥爵,直到崇祯年间才能张居正□□。
盛治仁认为,像张居正这样的官员,固然有些缺点,固然有些贪财好色,但如果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对国家的发展、对人民的幸福,还是利大于弊的。
还有一个官员,盛治仁也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去看,那就是清朝乾隆皇帝年间的户部尚书和|。以乾隆皇帝之英明,如何不知道和|之贪?但让和|掌户部(今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央人民银行三家的权限吧)二十余年,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乾隆在世,是国除元朝之外疆域面积最广、国势最强盛的时代,那时的国,北到外兴安岭,南到越南部,西到咸海,东到库页岛、琉求,还有外蒙古、贝加尔湖,无不在央政府的有效统治之下,国土面积1600万平方公里,而今天,只剩下960万平方公里。所以乾隆曾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治武功,堪比前朝任何一个最贤明的皇帝。这打下来的江山,靠的是军队;军队的给养,靠的就是和|啊!正是和|的出色才干,保证了乾隆想打每一次仗的时候,都能够有足够的军费,这才是乾隆一直明知和|贪财但一直重用和|的重要原因吧。据史书记载,乾隆的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