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69.2059、新角力的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369.2059、新角力的开始 (第1/3页)

    难题?难题有什么可怕的?自己都死(晕)过好几回了。以后遇到难题,决不退缩,迎难而上就是!最近这些日子,经历过这么多复杂的情况,遇到多少复杂的人和事,一步一步地不也走过来了?党校里的那几个同学,谁不是居心叵测?那个丁晓华,是自己遇到的最难对付的人,但现在不也慢慢挺过来了?研究人事的那一次局党委会,多么让人心情压抑,但不也是比较正常地过了吗?卜论军的老婆大闹68,把翟新、郝丁一都吓得够呛,这一次困难是大了一点,但办法总会比困难多,现在,一切不都平息了吗?难题是考验,困难是机遇,再也不要为这样的事情焦虑了。焦虑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再一次晕过去,更频繁地晕过去。所以,不焦虑,不着急,心平气和,一样能够把这些难题给解决掉。

    方圆说:“我非常理解孙书记此刻的心情。如果需要我这个病人帮忙的,请孙书记不要客气。”孙红军说:“我肯定不会客气,所以就赶过来找你先商量一下。”方圆说:“请讲。”孙红军说:“曹本松升任副局长,空出了政工科长的人选。我想,翟新一定有他的想法,但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是希望,这个政工科长,人品端正,作风正派,处理公道,能够为东州教育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所以,不太好选。我看好的人,翟新不一定能看好;翟新能看好的,我担心其人品有问题。”

    方圆说:“孙书记看好了谁?”孙红军说:“我看好滕飞跃。但我怕翟新不同意!”方圆说:“孙书记,只要我们是抱着为东州教育发展培养人的底线,那么我们就不怕得罪任何人。”孙红军说:“我刚刚当上党委书记,还不希望立刻造成教育局的内部斗争。毕竟,团结是很重要的。”方圆说:“团结是没有错的,但团结也有底线。我们选人,就是要选最合适的人,而不是谁马屁最响,就选谁。我很赞同孙书记选择的滕飞跃。”孙红军说:“可是我不希望贾亮接任政策法规科科长,毕竟贾亮不是真正靠人品和能力进机关的。”方圆说:“轮不到贾亮。孙书记提拔了滕飞跃的话,教育局的这一步棋就算是走活了。我给出个思路,孙书记看行不行?政策法规科科长滕飞跃任政工科长,教育科长申军任政策法规科科长;教研室主任谢秉国任教育科长;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李国强转任教研室主任。然后再提拔一名教研室副主任就可以。”

    孙红军眼睛亮了起来。他仔细地琢磨了琢磨方圆的提名,越想越有道理。未来的东州教育,需要一大批坚力量,其滕飞跃、申军、谢秉国三人是其的佼佼者之一。当然,本来还包括张元庆,可惜他人品不端正,已经被方圆排除在外了。滕飞跃、申军、谢秉国不能只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必须要换多个岗位进行锻炼,申军去政策法规科,提高理论修养和宏观决策能力,谢秉国从教学教研转到教育管理,则完成了教育干部最最重要的两个岗位锻炼,将来一定会成为得力的合格的教育领导者之一;滕飞跃本来只做字类的务虚工作,形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恰恰当政工科长,也需要有这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孙红军说:“方局长是一针见血啊!”方圆说:“我最近在读了一些书,感受挺深的。其实,看起来动一个人,但仔细琢磨琢磨,这一个岗位,可以动许许多多的人,然后这局面就活跃起来,也更有利于调动一些同志的积极性。

    孙红军说:“我现在有些担心,申军不想去政策法规科。”方圆说:“没关系,我分管政策法规科。我可以和申军见一次面,谈一次话。”孙红军看着方圆,似乎明白了方圆的深意:“是啊,申军去政策法规科,能学很多东西呢!”方圆说:“孙书记一心为东州教育选干部,我怎么能不全力支持呢?”

    两个人默契地握住对方的手,都视对方为东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同志、同道,可以同心,一路同行。

    孙红军离开后,方圆给李国强打了一个电话:“李叔,问你一个问题。”李国强说:“方局长,请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