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5.2324、学校里也不省心 (第2/3页)
按成绩打分和民意打分相结合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我校的高、一教师推荐,比其他学校更平稳。”
方圆说:“让权力暴露在阳光下,没有暗箱操作;制定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让这个游戏规则得到全体教师的基本认可。有了这三点,我相信应该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于雅伦说:“校长站得高,看得远,我要向校长学习的地方很多。不过,有一个情况要反映一下。”方圆说:“于书记请讲。”于雅伦说:“我校现在有7个指标,但高公示的时候,推荐了11人。多出4个人,现在学校里有很多的议论,不知道这4个同志,是怎样一个安排。”
方圆其实已经忘记了这件事,现在经于雅伦的提醒,才想起自己想搞一个省里空降高指标的事情。方圆说:“多几个名额替补,才能让后面的同志死了心,就算是再争,也轮不到他们;同时,如果前7名的同志有了问题,替补的名额正好可以替补,不需要重新考评。同时,我心里也在盘算着,能不能通过别的办法,再给东州5争取几个名额。现在,还没有眉目。”
于雅伦说:“如果能争取4个名额,那实在太好了。陈玉凤副校长就是第11名。她对自己没有排在前7名,耿耿于怀。虽然她依旧和往常一样卖力工作,但情绪上一直不太高涨。”方圆说:“于书记,我相信你看出来了,她在争取得到东州5原来的干部、广大的教师认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情,不是我想扶持她,就能扶得起来的。我今天在5,都不敢说赢得了每一个干部、教师的信任,更何况陈校长也刚刚从外校调入,要想得到认可,更需要展示出她的能力和人品。”于雅伦说:“是啊!东州5原来的干部、教师素质很高、能力很强,要想得到认可,不容易呢!”方圆说:“于书记都感同身受,我相信其他干部也是能逐步理解:打铁还要靠自身硬。就说我吧,如果不是为学校争取了几百万的奖励,如果不是带着教师在省里拿了11个一等奖,我今天说话,肯定还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威信,是靠做事做出来的,不是靠上级领导扶持扶起来的。于书记通过高推荐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些感受:做事公正公平,把事情摆在阳光底下,就能慢慢树立起这种威信。”于雅伦说:“是的,校长。”方圆说:“高的事情,我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于书记,忙你的吧?”
于雅伦告辞。方圆一个人坐在老板椅上,安静地思考。高的事情不能拖了,得给5再争取最后的利益。方圆有一种预感:自己很可能不再担任5的校长,甚至连教育局副局长都不能干了。可是,现在5的布局并没有完成,黄嘉伟接任校长,似乎时机还不成熟,资历还不够。放眼东州教育系统,自己现在最放心的人,就是黄嘉伟了。当然,邱正轩也可以。可是这两个人,副校长的资历都没有满两年,黄嘉伟的时间更短,连一年都不到。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打断了方圆的思绪。方圆说:“请进。”进来的是副校长陈玉凤。方圆站了起来:“是陈校长啊!”陈玉凤看到方圆,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校长!”一句称呼之后,就泣不成声。方圆指了指沙发,说:“坐吧。”方圆想了又想,打电话给于雅伦:“于书记,还要麻烦你回来。”于雅伦就在隔壁,很快就回到回到校长室。于雅伦看到正在哭泣的陈玉凤,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于雅伦说:“陈校长,是不是要向方校长反映评高的事情?”陈玉凤点头。于雅伦说:“评选高的评分规则已经通过全体教师大会表决通过,方校长也力排众议,为你当副校长加3分把它纳入到评分规则。即便如此,你已经是第11名的分数,这个分数是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