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0、事多如牛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0、事多如牛毛 (第1/3页)

    姚长青还没有下飞机,心里已经完全从旅行的快乐中走出来,满脑子除了学校的工作,剩下的全是如何跟刘媚见面而又不致于让妻子苗芊芊生疑。学校的基建工程、学校的人事调整、择校与借读学生的进入、车辆的购置、学生食堂的建设,许多的事情都一样一样地理顺。想清了学校的事情,姚长青就开始思忖怎样跟刘媚见面才是最恰当的方式,这一次在烟台、蓬莱和青岛,姚长青在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时候,总是一买就是两份。本来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在旅游地,周素素都有意无意地跟着自己,当自己的参谋,让姚长青心里真是烦却又不好撕破脸皮。周素素的本意是要讨好姚长青,哪里知道拍马屁拍在马脚上。期间见到姚长青有些纪念品一买就是两套,周素素开玩笑说:“姚校,您这一买就是两个,是不是给你的小情人买的?”这无异于戳在姚长青的痛处,虽然姚长青面色如常,答复自如,但心里对周素素恨得牙根痒:妈的,老子想买点东西你也管,是不是管得太宽?

    当旅行社的大巴从飞机场把68中学的老师们拉回学校的时候,许多老师还没有从旅行的快乐中清醒过来,大家叽叽喳喳地谈论着这一次旅行的感受,真是出了山才知道外面还有山,上了树才知道还有更高的树,许多老师都是第一次坐飞机,许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到青岛,滨海和青岛同样是海滨城市,但青岛海滨一带的大气与秀美,真是滨海市难以比较的,城市的整洁与靓丽、景色的优雅与宜人,都给老师们带来的愉悦的享受:青岛的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里体验着人与海洋动物同乐;海军博物馆则见证了中国海军成长的历程;海滨步行栈道一路走来,秀美的海滨风光尽收眼底;崂山的秀美山川、道教文化,田横岛的历史底蕴和海鲜大餐,琅琊台的极目远眺,都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蓬莱,虽然没有见到海市蜃楼的景象,但还是领略了古朴与现代、海景与古楼阁的巧妙结合,如果推销的小贩能再少一点的话,那就更好了。

    学校门口,早有家属或亲人们在迎接。姚长青给苗芊芊去了电话,告诉她不用来接,到时候学校的车就把自己送回家了。苗芊芊关切地问是否在家吃午饭,姚长青说:“不了,这些日子我不在学校,积压了很多要处理的事,我先处理处理事,争取晚上回家。”

    姚长青让陈卫国先把自己的箱子提到校长室。周素素奇怪地问:“姚校,你直接把箱子装到车子里,让陈卫国送回家不就行了?”

    姚长青更加厌恶这个多嘴多事的女人,但不能表现在脸上,只是淡淡地说:“我买了几本关于学校管理的书,我要把书摆在办公室的书架里。”

    周素素这才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姚长青叫过董梅,说:“董校长,你等一会儿让陈卫国把你和孩子送回家,另外,看看那些年龄超过50的老师还有谁家里没有来人接,也让陈卫国捎上,一趟不行,两趟。”

    “谢谢校长关心。”董梅给了姚长青一个妩媚的微笑,让姚长青心里怦然心动这已经是第二次心动了。上一次在校长室,姚长青曾经萌生了想把董梅搂在怀里的冲动,这一次,看着这个旅游了9天还没有一点晒黑的女人,姚长青真是感觉到这个白皙的女人有一点像天生丽质,与刘媚的热烈奔放形成了绝然不同的鲜明对比。

    姚长青说:“快回去休息休息吧,这几天带着孩子,很辛苦的。”

    董梅说:“一点也不辛苦,孩子也开了眼界,我感谢您的照顾。”

    “没什么,你是我的重要助手,该照顾还是要照顾的。”

    回头看到苏进波把东西交给了来接他的儿子,姚长青连忙喊道:“苏主任,等一下,还有事找你商量。”

    苏进波连忙走过来,问:“姚校,有什么事吗?”

    “老苏,不好意思,回来就要忙,一会儿我给贾明打个电话,然后我们三个商量一下学校基建改造的事情,商量一下学生食堂建设的事情。你先别回家了,中午我们在醉仙楼吃个锅贴。”

    苏进波说:“好,那我跟儿子说说。”

    董梅说:“姚校长,要不我也留下来?”

    “不用了,基建的事都是男人们的事,如果有事,我会留下你的。”

    老师们纷纷与姚长青打着招呼,离开了学校。姚长青想找周素素时,却已经不见了她的踪影还想让她打几个电话,了解了解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