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皇权不下县二 (第1/3页)
天禄村里来了个不速之客,半只手臂没了,袖子空荡荡的,身后跟着女眷和几个县里的团结兵,一进村,便要族正过来。村民们看这架势知道是县里来人,也不敢怠慢,立马去请了族正公过来。
族正公在年轻后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过来,躬身行礼道:“不知是哪位贵人光临鄙村?”
男子虽缺了半只手臂,站的却是笔直,开口道:“我叫常山,仁勇校尉,奉刺史令,接替族正公的里正一职。”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笺,递给严氏族正道:“内有刺史大人印鉴,请族正公过目。”
族正公叫了儿子过来,“骁儿,我看不清了,你替我分辨分辨。”
严子骁看了常山一眼,接过信笺,看后道:“爹,确是刺史大人的命令。不过里正乡正向来是县里委派,刺史大人位高权重,公务繁忙,怎么连这等事情都要亲自操劳。”
常山冷冷道:“这便不是你们能问的,刺史大人都督一州军事政务,难道他的命令还不如县丞管用。我是来通知你们的,又不是来和你们商量的,你们寻一间房出来供我住即可,我会付房租,任期到了,我自会离开。”
族正抖动着花白的胡子,呵呵笑道:“但凭里正大人吩咐就是,里正既是刺史大人派来的,那是贵客,我们也不是不通礼数的,哪里能管里正要房租。骁儿啊,咱们家宽敞,你回去收拾一间北边的屋子给理正大人居住。”
常山道:“族正公客气了,我出发时上官便交待,不得扰民,房租该给多少便是多少,刺史大人自会替我付清,不会占乡亲父老的便宜。”
族正道:“刺史大人果然清正廉洁,既如此,老朽也就从命,待会儿便将户籍文册付于里正。”
常山点头道:“甚好,待会儿我便对着文册挨家挨户清点查证。”
严子骁变色道:“爹......”
族正公阻住儿子,对常山说道:“要不要让骁儿帮里正料理文册,咱们天禄村,识字多的也就骁儿一人。”
常山似乎有些得意,大声道:“不劳烦公子了,咱们并州兵营里出来的人都受过学,识得字。”
族正公嗫嚅道:“如此更好,更好。”
汉时,以八十户为一里,不过如今连年战乱之下,人口骤减,一里的户数便改成了五十户。团结兵将常山带到了天禄村便离开了,常山一刻也不耽误,索取了户籍文册,开始挨家挨户的盘查,田地更是亲自去丈量,很是尽责。
多日下来,常山已将隐没的丁口,牲畜,田产全都一一订正,又将订正好的户籍文册抄录一份拿去乡正处,待全部清点完,乡正便要再抄录两份,一份交给县里,一份直接交到张伯益处。
这些事情全部理清,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节进入了冬季。常山拿着订正好的户籍文册,找了天禄村所有的户主过来族正公大宅里开会。
江家的户主是个寡妇,又是外姓,平日里就是受欺负的,除了料理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几乎从不出门,原本她也最怕这些场合,可又怕刺史大人派下来的里正怪罪,只能硬着头皮进了族正公的大宅,不出所料,刚到门口便被严家的子弟轰走,说她不吉利,会引来晦气。她怯生生退了出去,离族正公的大宅远远的,也不敢走掉,只是呆呆的候着。
常山一一念着各家的名字,发现江家寡妇却没来,问众人道:“江家寡妇怎么不来?”
严老大叫道:“她一个寡妇,怎么能进族正公的家门,会招惹霉运,我们便将她赶了。”
常山脸色变了,厉声吼道:“谁给你的胆子擅自行事?”他们当兵打仗的,最怕便是自己战死之后家小遭人欺侮,幸亏并州兵营对战死将士遗属极其重视,若有纷争可直接讼至陆大将军处,军官怕被责罚,对此管理严格,所以无人敢造次。他做查访时每家每户情况都要询问一番,过两日还要再问一回,看看两次说法是否相同,有无说谎,那江家寡妇的丈夫便是几年前被征调到太原从军战死的,不过那时太原不是陆大将军管辖,战死的士兵荣衔升上一级,再无实际好处,遗属便自生自灭。原本他就对江家寡妇带着几分同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