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太子人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九章 太子人选 (第2/3页)

步。”

    翌日的傍晚,陆峥,长公主带着小朔方王入宫赴家宴,他们和几个同辈的亲王郡王坐在西座,东边是齐帝的兄弟,楚王姜友谅,吴王姜友闻。

    众人纷纷见礼,熟络客套一番后,楚王道:“几个侄子,侄媳妇都是见过的,沐晴的丈夫却是头一回见,果然英武不凡。”

    陆峥躬身一礼道:“皇叔谬赞了。”

    说话间,内监高声宣道:“陛下驾到。”

    众人纷纷落座参拜,齐帝抬手道:“家宴,不必拘礼,都起来吧。”内监搀扶着他在王座坐下,宫女内侍们开始传菜,给在座的人不断添上加热的温酒。

    当年的齐帝横刀立马何等威风,如今却连走路都要人搀扶,吴王不禁伤感起来,说道:“皇兄莫要过于操劳国事,还是保重身体要紧。”

    齐帝道:“老三,你是不是想说,孩子们都长大了,也能替朕分担一些。”

    吴王急忙伏下身拜道:“弟弟不是这个意思,皇兄精神矍铄......”

    齐帝打断他道:“老三,朕没怪你,起来吧,一家人吃饭,不要弄得这么紧张。”

    吴王长出了一口气,坐正道:“弟弟只是疼惜皇兄身体。”

    齐帝叹道:“朕又何尝不想把这肩上的担子放下,可是朕的儿子,一个个的,都不成器啊。”

    楚王笑道:“皇兄说的哪里话,侄儿们个个都是国家栋梁,魏王兴办官学,扫除前朝萎靡之意,重振三纲五常,赵王礼贤下士,亲身入各军镇督军,和士兵同住同食,体恤民间疾苦,丝毫没有纨绔之气,蜀王勤学苦读,才思敏捷,颇有一代大儒之风,其他皇子虽然年幼,但个个也是聪慧过人,假以时日,必定也是国家股肱。皇兄春秋正盛,大齐也是日益昌隆,百姓安居乐业,故土一一收复,正是进益之时,何以哀伤至此。”

    齐帝道:“老二,个中因由,你明明一清二楚,自家人,何必再说那番冠冕堂皇之辞。朕老了,太子的人选该定下来了,你们二人是朕的亲兄弟,当在京中留守,他日新皇登基,还要替他稳定朝堂人心,保我大齐太平。”

    此话一出,殿内无人再有言语,都在静静等待着。

    齐帝突然问道:“正臣,你说说,这些皇兄里面,哪个合适当皇帝?”

    陆峥一惊,拜道:“臣不敢妄言,臣只知道,日后效忠新皇,便如同效忠陛下一般。”

    齐帝笑道:“赵王曾欲夺你美妾,若他是天子,你还会心无嫌隙效忠于他么?”

    陆峥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赵王额头上渗出一层冷汗,立即出列跪下道:“儿臣那时只道是酒肆中的胡姬舞娘,不知实情,一时失察,请父皇责罚,请妹夫宽谅为兄。”

    齐帝道:“请正臣宽谅,对着朕跪拜做甚?”

    赵王心头一松,起身道:“请妹夫宽谅为兄。”说罢长揖到地。

    陆峥起身回礼道:“误会那时便已解开,皇兄不必如此客气。”

    赵王心中惴惴不安,“原来是替赵王送人情,难道父皇心中太子人选已经定了赵王?我与他争斗多年,他若登基,我还有什么好日子可过,最好结果也是打发到边疆。若是赵王,我就只能,只能铤而走险了。”

    但齐帝又道:“寻常男人见色忘形也就罢了,你堂堂一个皇子,居然为了个女人大打出手,也不怕失了自己身份。”

    赵王又跪下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