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新并州 (第3/3页)
晋国公长啥样?听常里正说,晋国公是个虎将,心肠又正派,娘亲就想着,应该跟关老爷差不多吧。”
张有田大笑道:“什么关老爷,晋国公比我长不了几岁,胡子也就一点点,倒是跟关老爷一样高,坐下来都比矮子站着长一寸,生的特别俊朗,和长公主抱在一起,门当户对的。”
“抱在一起?”
“对啊,我见他的时候,长公主怀了身子,被晋国公抱在怀里坐着呢。”
张家寡妇笑个不停,说道:“怪不得旁人说晋国公......”她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什么风流成性的话还是不要在儿子面前提,她又问道:“你那大炮造的如何了?”
张有田道:“大炮特别难,铸造就特别难,慢的很,还要和铁匠们多琢磨。不过晋国公画的那个弓和弩我倒是看懂了,做了个模子出来,还要再改改。晋国公特别聪明,他画的那个弩,不用青牛角的,造出来的话成本会低许多,还有那个弓,便是福生那种瘦里吧唧的人都能拉开,特别省力。”他指指那沓子纸币,说道:“娘亲,这些钱给你。等我造成了那个弓和弩,晋国公还会有赏钱,我不缺花销的。”
张家寡妇道:“这钱我也不会使......”
张有田将最后一口汤喝完,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等会儿我教你,特别简单,这钱在沂县四海商社就能使,其他地方我还不知道,不过谢家铺都能使,其他地方肯定也能使。”
翌日,张家寡妇带着张有田去常山那里拜年,不过仍然不敢进严族正的宅门,只把常里正喊了出来,送上了一包麦芽糖,又不无得意的将张有田的事儿讲给常山听,最后道:“常里正就是我张家的大恩人,我孩儿能有点出息,也是全托了常里正的福。”
这话被几个严家子弟听到,又看到张家寡妇出手大方的一包麦芽糖,皆是信了,对张有田和张家寡妇的态度也好上不少。
常山笑道:“有田聪明,一年不到就念到了高级学堂,我家那三个还在识字班呢。”
张有田问道:“里正大人,我路上见到几个人,听他们说话口音也不像咱们村里的。”
常山低声道:“那是胡人,吃了大将军的败仗,被安置过来的,眼下尚且算老实,你若是见到他们十人聚在一处就要向我举告,那是谋逆。”
张有田又说道:“我见到他们在严家三兄弟的田里耕作,还住到严家三兄弟的家里去了。”
“严家三兄弟被迁徙到盐州了,这胡人过来你也得给他口饭吃给他点活儿干啊,把人逼的活不下去了,那人不得反了。”
旁边的严氏子弟听到这话笑道:“反,咱们村里都是汉人,一人踢一脚也能踢死他们,怎么反。”
常山道:“大将军心善嘛,总之,人家没犯事,你就别招惹他们,大将军说了,要一视同仁,若是你招惹的,到时倒霉的可是你自己。”
严氏子弟赔笑道:“我就说说,他不惹我,我去惹他做什么,不过这些胡人也没那么可怕,还挺和气的,遇到我还打个招呼,上次我推车上坡,那胡人还帮我搭把手。”
常山冷笑了一声道:“和气?那是被打怕了的。战场上你看看他们和气不和气?这份和气都是咱们这些人热肚皮迎着冷枪头干下来的。”
张有田表情严肃道:“正是。学堂里的教官也是这么教导我们的,便是常里正这样的并州兵拼着性命替咱们保住了这份太平,是最可敬的人。”
常山哈哈大笑道:“学堂里还教这个?”
张有田答道:“对啊,学堂里也有军事训练,平日里也要操练我们的,叫做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要做文明的野蛮人,如此才能不受胡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