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句丽求和三 (第2/3页)
冀州兵没有着甲,只戴着锅盔,穿着红色的棉布短打,下身是黑色的裤子,腰间的鸟翅环上挂着刀剑短斧骨朵,还有装满了精铁箭簇的撒袋,屁股后面的弓袋里挂着模样奇怪的短弓短弩,手里执着丈余的长枪。
乙德支护走上前去问道:“军爷,弓弩可否一观?”
冀州兵警觉的看着他,答道:“弓弩不可借与旁人,见谅。”步兵操典中写明,若是遇到战事不利,便要将弓弩毁掉,带残骸回来调换,若是被俘,也绝不可将弓弩的秘密吐露,滑轮弓弩的关键配件都是单独储藏的,可见陆峥对此极为谨慎。
乙德支护拱手道:“抱歉,只是一时好奇。”他看到冀州兵右手的牛皮护腕上,还系着个模样奇怪的东西,似是个带机关的铁钳,也不知是什么,但战场上逃回来的高句丽士兵说,齐人弓箭射程极远,准头也好,虽然慢了些,但弓手可连射几十箭,兴许便和这个小玩意儿有关。
他寻思着,等会儿逛逛,遇到落单的冀州兵,我便多许金银,借来观摩观摩。
他朝人多的地方走去,渐渐便靠近了锦户街,锦户街上人流更多,不少人穿着名贵的丝绸,那定是官员云集之处,或会探听到更多消息。
十数个扛着货物的伙计和他擦身而过,嘴里喊着,“借过借过。”小贩们兜售着推车中的果子小吃,热情的过来推销,扈从将小贩推开,用高句丽语低声说道:“大人,此处商贸繁华,三教九流聚集之处,我们可以找家酒肆,探听探听消息。”
乙德支护道:“再逛一会儿,看看还有什么新奇之处。”
他忽然竖起耳朵,问扈从道:“你有无听到念书声?”
扈从也仔细听了听,答道:“好像有的,我们退到僻静处再分辨。”
一行人折了回来,远离人声,终于发现声音来自锦户街旁的一条宽阔的长巷里,乙德支护循声走了过去,见到长巷正中,有个开阔的院子,门也大开着,里面坐着各种年龄的孩子,还有几个成年人,正跟着教书先生念书识字。
他在门口等了很久,教书先生也看到他了,却没有理会,继续讲解着儒家经义。
一个孩子问道:“先生,我哥哥说汉初儒士和汉末儒士大有不同,汉初的儒士勇敢,一手刀剑一手书卷,汉末的儒士好多都是胆小鬼,酸书生,那老师讲的是汉初的经学还是汉末的经学?”
教书先生笑道:“你哥哥倒是聪明,看出端倪了。经学还是这个经学,但解读的人不同,这经学便有不同的样子,皇帝陛下想要什么样的经学,便会出现什么样的经学。”
孩子疑惑道:“听不懂。”
教书先生道:“原本你调皮捣蛋,爹娘说,我们喜欢懂事听话的孩子,像你这个样子的就没有饭吃,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