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铸大炮一 (第3/3页)
滋滋上前摸着几尊铜制大炮,喊道:“快找马和骡子来,将大炮拉出去轰给我看看。”
一众人带着大炮往太原城郊而去,张有田骑在马上对陆峥说道:“晋国公,您说的水冷法,开始我还不信邪,试过了才知道,果然是珠玉之言。铁器制作的大炮,口径越大便越厚,炮管内外冷却的速度就相差越大,若不用水冷法给内壁降温,使内外冷却的速度一致,则必然失败。”他不好意思的笑着,“我试了五次,花费了晋国公无数钱财,这才知道自己过于执拗了。”
陆峥道:“没事,科学试验本就是大花销,你尽管用,钱不够了我再拨下来。”
“科学?”
陆峥点头道:“便是世间万物运行之理。日后我要成立科学院,从各国招募人才,你便是我的首任院士,说不定还能当院长。”近代欧洲强国,科学院是标配,若是开明君主治下没有科学院,那都不好意思出门打招呼,妥妥的昏君标签贴上。
张有田点点头道:“那我便争口气,当个院长。”他顿了顿,又道:“但那水冷法实在复杂,需要无数次的试验和记录,摸清规律,这首先,便要造出个测水温的东西,我先前向晋国公讨教,晋国公说可利用水银受热体积膨胀这点来测量水温,还说要用玻璃器皿来制,这样方便看清。但我试过之后发现,水银膨胀不多,若要明显一点,便要吹个极细长的玻璃管子,这又很难,我便换成了极纯的酒,因为烈酒容易挥发,可见受热之后膨胀很快。”
陆峥笑道:“你倒是很会观察,但酒的沸点比水低,你拿来测水温,必然雾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张有田知道,晋国公经常会说些他听不懂的词,许是晋国公的家乡话,但意思倒能领会,他点头道:“晋国公猜到了,纯酒确是不行,我又换成了掺水的酒,试了无数次酒和水的比例,终于制成了。有了这个计温管,我便能精确的记录每次加入陶管中的水温,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弄懂这水冷法。”
陆峥心道:“当初得到水冷法精确技术参数的那个美国人弄了整整十年,还是有化学公式的情况下,虽然中间也有可能缺乏资金去找投资人耽搁了些日子,但总归耗时很长。你什么都不懂,纯是靠试验,便是二十年三十年成事也是难得了。”
张有田道:“为了炼出能造大炮的好铁,工匠们也是颇费苦心,水利鼓风机过来的风是冷风,怕高炉内被吹凉了,还修了个蓄热室,让鼓风机吹的风变成热风再进高炉。”
陆峥笑道:“那工匠叫丘癞子,我给了赏金,还给他改了个名儿,叫丘明,夸他聪明。”
“有田是想说,若是没有晋国公投入这许多钱财,大炮是造不成的。各式铜炮,还有铁芯铜炮倒是可以造出来,只是十分艰难,造出十尊,里面只有一两尊放火药空发没炸膛没裂缝,这成本就大到天上去了。有田想快点把那水冷法摸透,替晋国公省些钱。”
“水冷法你慢慢试,便是二十年三十年摸透,我也等着,不过铁芯铜炮却要却要快些造出来,打高句丽要用。”
张有田拱手道:“是。幸而晋国公的货币改制成功,从民间收来大量的铜钱铜件,这才有了充足的铜去造大炮。”他指着远方道:“那里便可作为试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