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五章 金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五章 金矿 (第1/3页)

    年底时,太原兵工厂在籍的工匠超过六千人,每月可制造精铁子母铳两千门,铁芯铜炮五十尊,眼下水冷法还没研制出来,便采用最笨的法子,沙模内灌满精铁水铸出铁柱,再用水力钻头钻出管道,之后人工手磨,这样废炮率倒是不高,而且成品也非常安全,但极花人力,好在齐国人口被陆峥到处劫掠一通有了回升,人工费用倒不算很贵,除了占据世界一半人口的中原,在任何一个地方,造这样的大炮都是天价。

    水师三千五百门子母铳全部配装到船,五百尊长炮也列装完毕,铁炮军左右卫分别列装了长炮一百尊,臼炮五十尊,子母铳四千五百门,全面淘汰了投石炮,如今一切准备完毕,陆峥下达了禁海令,同时严查走私,切断百济财源,命令水师分批出去阻截渤海东海上的一切商船,以为演练。渤海东海的海贸早被百济人垄断,说是禁止所有外国船只进港,其实针对的就是百济,如此一来,各国卖到百济的货物就无法出清,百济囤积大批货物,付出大笔钱财,却无法兑换成自己想要的商品和金银。

    自从齐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百济人便在倭国设立作坊,低价购买大量银矿石,锻成粗银运回本国,在国内作坊提纯制成银锭,用以支付齐国商人的价款,齐国商人回国再换成银币。幸好这一来一去,百济人赚了大头,锻造银锭的成本全摊在齐国商人头上,加上换成银币时的火耗钱,齐国商人的利润就薄了许多,大部分人收了银锭,就地购买百济的货物回来贩卖,再赚上一份利润,所以白银流入齐国并不多。

    若是多了,市场上的银币便会相对贬值,金币和纸币会相对升值,于是民间发生套利行为,拿着银币去四海银行用官府规定的兑换比例兑成金币和纸币,这样一来,市场上的金币纸币便会增多,银币减少,金银纸币便会逐步恢复到官府规定的兑换比例,这就是金银复本位制的自我调节作用。

    可百济人并不懂得金融学,短期内白银的大量流入会导致当地物价飞涨,银锭贬值,日后通过战争迫使百济对齐国商人免税,便可在抄底价格用少量货物换取大量银锭,如此又会造成百济通货紧缩,激烈的物价变化会让百济政局难以稳定,齐国就有了操纵百济政体的空间。

    问题是,纸币不够可以印,由于实际流入的贵金属确实是增加的,所以加印纸币并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可金币的储量不够就会造成它进一步的升值,破坏金银复本位制的缓冲功能。

    若是倭国有大量白银流入,齐国的黄金储备能撑多久?

    好在顾臻年底回邺城休年假时,告诉了陆峥一个他期盼了许久的消息,五原郡附近发现金矿了。

    “那里靠近水源,开采时矿井中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