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长安之战-攻潼关一 (第1/3页)
潼关,丸泥可塞,万夫莫开的要塞,除了多尔衮用红夷大炮轰开过之外,古往今来,从未被正面突破,可见其险要。潼关建在黄土高原的南塬塬顶之上,所谓塬,是被水流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台状高地,南塬高达六七百米,北面紧贴黄河,南面连接着秦岭,东西两侧是深沟,东边的叫做远望沟,西边的叫做禁沟,沟中有流水,日久冲刷之下,峭壁陡立,险峻异常。
禁沟西侧,还有一条河,叫做潼水,禁沟河的水流入潼水,然后汇入黄河,这也是潼关的名字来源。想要进入关中,就得登上南塬塬顶,攻破潼关关城,再从南塬西侧进入禁沟,然后向北行,走到潼水和渭水的交汇处才能出沟,再沿着渭水西行。
攻取潼关第一难,便是登塬顶。黄河边上有一条路,叫做黄巷坂,位于一道高崖和南塬塬壁之间,极其狭窄,杜甫形容曰: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等陆峥到了一看才知道,古人真是一点都没夸张,此路路宽不过数米,长度有十几里,真乃天险,但这是唯一一条攻上塬顶的道路,此处建有潼关的第一道防线,金陡关。敌军来犯时,便要在这条几米宽的路上展开殊死搏斗,靠人命来打开通道,等到好不容易攻克金陡关,登上塬顶时,便会遇到潼关的第二道防线,潼关关城。
攻克潼关关城之后,还要面临禁沟中的十二道关卡,号称十二连城,唐朝时期官府禁止行人通行禁沟,等到黄巢打来时,竟忘了守卫禁沟,黄巢便从此攻击潼关后方,终于得逞。
如果不是有了大炮,陆峥绝不会想要正面强攻潼关,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可行的方式是学曹操,正面强攻吸引守军注意,然后自黄河上游的蒲津渡河袭击潼关后方,或是先取汉中,翻越秦岭,再去袭击潼关后方。这两种方式都极其艰难,然而尚有可行性,强攻潼关,是没有一丝机会的。
大军在炮火的掩护下顺利渡过黄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斯翰山看到黄巷坂入口时,脸抽搐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他原是徐州刺史杨斌的头号猛将,战败于陆峥被俘后,以为会没命,没料到郄希文怜其才,给陆峥递了求情军函,陆峥便将他编入兖州军,降职为校尉,对于这个安排,他还是很感激的,毕竟不用发配幽州已是大幸。如今攻打长安,陆峥又将他列为自己的偏将,那是摆明了要提拔,将天大的一场功劳摆在他眼前。
斯翰山心里暗念道:“天大的功劳也是天大的难处,但我得抓住这个机会,太尉既将我看做心腹,委以重任,若没干出点名堂,以后提拔上来也没人服气,原本我就不是他的嫡系并州军出来的,没点真本事怎么镇得住人。”
三个炮兵在前面拉着长炮,后面几个炮兵往前推,大队人马跟着,一行人就这样艰难而缓慢的沿着黄巷坂的狭长道路推进。
晚间时分,大军到达金陡关,炮兵架起唯一一尊能容下的大炮,装上铅弹,朝前射发,此时也不用瞄准了,两里外就是关卡,对着乱轰就成。
发射了没几炮,关卡上便吊下箩筐,两个身强力壮的秦国士卒朝炮兵攻了过来。斯翰山踩着大炮跳了过去,一个亲卫紧随其后。斯翰山身手果然不错,三下两下便刺死一人,又和亲卫一起围攻另一人,那秦兵是羌人,散着头发,伸手敏捷,但被两个好手围攻,不多时便落了下风,手臂被割的血流不止,他见势要逃,斯翰山一柄直刀扔过去,将他扎了个透心凉。
炮兵喊道:“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