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 (第3/3页)
,不应该只允许一种文化在其中,而是应该包容并蓄,兼容其他有色人种的文化才对。
就像汉族最开始只有儒家和道家一样,佛教也是后来才传进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中原王朝也并不接受佛教,但随后慢慢的也开始慢慢融合进入了中国人的主要思想之中,相比起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显然更加包容其他文明一些,这是儒家文明的优点,张青北并不希望有色人种想要融入自己的国家,需要的是付出忘却自己国家的记忆,他认为宋朝作为一个帝国,应该百花齐放,对此,徐宁是不同意的。
他认为一个帝国可以有多种文化,但文化应该是广阔的,比如道家,释家和儒家,这里面并没有多少民族主义的气息,他们都是一种思想,不会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思想,但这些有色人种之间,他们的习俗自然可以保存,但若是连文字也保存,连他们的族别认同都保存,这势必会让一个国家发生彻彻底底的大混乱的,徐宁希望通过文化教育,将这些族别的文字彻底取消,这才能慢慢凝合成为一个国家,而不是像张青北这样,完全不顾一切的把所有东西都吸收进来,这只会对于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已。
而最大的差别还不是双方对于文化上的巨大不同,两人之间更大的不同,还是在对于人到底是否平等的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分歧,张青北认为每一个人或许从身份,社会地位上有所不同,有高下之别,但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徐宁则认为人与人在人格上也是不同的,就像士农工商,每一个等级都有每一个等级的作用,彼此可以跨越,但身处与这一个级别,便需要听命于最高级的士大夫级别,农工商是被统治阶级,而士则是统治阶级。
这一个观点,双方是有着天差地别般的理解,这也跟双方之间的出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徐宁虽然小时候的生活不是特别的好,但在徐清的努力之下,他很快便进入了士这个阶级,自此之后便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从小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是把等级制度深刻贯彻进了自己的大脑之中,他认为一个国家该由精英来治理,而不应该是交给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所以他是极度反对民选制度的,他认为这种制度只会是国家发生巨大的混乱,唯有士大夫阶级来治国,才能建立起一个人间乐土,就像本土一样,在父亲的治理之下,整个国家欣欣向荣,任何人都在向着更好的生活发展,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而张青北的认知则让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通过投票来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这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在政治理念上,两人是极度不对付的,但在人格上,徐宁是尊重张青北的,凭借一人之力,将新大陆从皇室和士大夫的手中撕下来一块,自己经营,并且真的搞出来了他所谓的民选制度,虽然这套制度有着很大的弊端,但不可否认,他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未来。
张青北那天马行空的理想,正在透过更多的人逐渐在改变着世界,原来的世界,士农工商,层次分明,根本没有人会去质疑他到底对不对,而如今则是开始有人去质疑这套制度到底对不对了,农工商是不是就一定是被统治者,他们能够不能够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这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形成了很强的舆论力量,而在以前,是没有人会讨论这个问题的,农工商想要成为统治者,就必须要改变身份,成为士大夫,而不能单单以农工商的身份来参与统治,但因为张青北的存在,这一点已经开始松动了,不得不说,这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导致的,一个人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人很少,而张青北无疑是其中一个,从这一点上来说,徐宁很是佩服他,他也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