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第2/3页)
会频发,因为交通警察原本是管理马车和路人以及一些公交车系统的,他们的速度并不快,自然也就方便管理,可汽车却不一样,同时如今的驾校也并不存在,所有的司机都是在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就开上车了,也没有什么交通法规之类的事情,出事故自然也就十分正常,如今的宋朝每年因为交通事故致死的人大概在一万三千人左右,其中有接近一半是被人车对撞撞死的,还有一半,大多数则是醉驾,自己撞死了自己的,后者不用多说,前者自然十分可惜。
而在这一点上,如果想要私了,是很困难的,因为调解员如果是一个富人,那么他当然是愿意帮助司机这一方,来少给一点赔偿金,因为他的阶级与司机一样,自然不会站在弱势的这一边,而若是一个比较贫穷的调解员,则会因为自身的原因站在受害者这一边,这种情况在宋朝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十分常见,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原因,调解员不专业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大的问题。
而如今徐清想要成立的“私了所”,则是要以法律来处理这些问题,而不单单是道德,如此一来,自然就需要更多专业的法律人才从事这一项工作,但短期内显然不可能聚集这么多法律专业的人士,不过徐清也有其他的办法,那就是给这些调解员办训练班,让当地的法院给这些“私了所”的调解员上课,告诉他们一些最为基本,日常使用的法律条文,比如说交通法,婚姻法,还有财产纠纷法,以及劳工法之类的,这些都是升斗小民日常使用的法律,把这些教给调解员,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在调解员这个最为基层的层面解决了。
将会大量减少法院的开支,而朝廷需要付出的只是一笔训练费而已,并不是而别的昂贵,另外一方面对于法律则也要加快修订和增加,许多法律都是十几年前定下的,放到如今这个时代已然不适用了,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要进行修改,就像交通法一样,现在的交通法,根本就没有汽车这一个选项,但这已然开始要慢慢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样主流交通工具,交通法怎么能不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呢。
增加法律条文的修缮,让老百姓遵守法律,如此一来,将犯罪成本拉高,让有可能触碰法律的人,在最开始便被惩罚,从而让他不至于违反到更加严重的法律,就像醉驾,原本法律对此并不进行管理,宋朝人也根本没有醉驾这个概念,马车的速度能有多快,那又不是战马,背着那么一辆大车,速度再快也不过只有二三十码左右,因为若是跑得快了,马可是会透支体力的,马夫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着这么一匹马,自然不会有多快的。
在这样一个速度之下,你会禁止喝酒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在古代,酒可是奢侈品,一般的马夫,一天能够喝到一口酒就算是幸福的了,而一口酒能够醉人吗?显然不能,所以在古代,根本就没有醉驾这一回事。
可如今时代已经不一样了,首先酒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酒原本是管制的物品,每一瓶酒的生产都必须要国家来批准,因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让老百姓吃饱饭是最重要的,而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自然被朝廷所控制,若是放在春秋战国那个粮食更加贫瘠的时代,那更是有许多国家是下令禁止酿酒的。
直到宋朝开始,因为占城稻的引入,导致宋朝的粮食产量开始增加,再加上湖广,江浙都从原本水患频发的地区变成了沃野千里,人口的增加导致当地的产出也开始富足,经济中心的难移与粮食产量的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从宋朝开始,酒开始变得普及,但也不是寻常百姓能够和得到的,而如今,随着化肥投入使用,粮食产量成倍增加,再加上东南亚变成了宋朝的殖民地,一个巨大的粮仓可以给宋朝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如此一来,酒的价格自然降低,便是贩夫走卒都可以买一壶来喝一喝。
所以即便没有汽车这个产业诞生,酒驾也需要管控了,因为原本没有酒驾的问题,老百姓根本喝不起酒,可随着酒的价格降低,许多马夫在驾驶马车的时候也会喝酒,而酒的价格下降,自然导致他们喝酒的量开始增多,其中醉驾的情况就开始普遍起来,就算没有汽车,这几年马车出事的情况也不少。
而有了汽车就更是如此了,虽然如今的汽车速度不快,但比起马车来说还是要快不少的,最起码能够开到四十码左右,这放到现代或许不算,电瓶车都能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