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 (第3/3页)
学生还没长大之前,兄弟姐妹会从自己的工资中扣出钱来,养活他,等到他毕业之后,成为硕士,博士这样的大人物之后,就会反哺自己的家庭,这种养孩子的方式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很少有家庭会把所有的孩子都照顾到,让他们都去上学。
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许多人家觉得孩子就应该去上学,自己省吃俭用,甚至是一天打七份工,就为了把孩子送到大学去的也不少,甚至还有不少媒体,每年都盯着这些新闻来报道,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整个国家上千万的家庭大概也出不了一百家,因为你首先要聪明,还得勤奋,五个孩子,起码得三个孩子可以靠奖学金度日,其余的两个孩子才能父母来养活他们,不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社会风气使然,所以虽然大量技校的诞生,让许多学生涌入学校接受再教育,但也有很多的孩子选择进入社会,为自己的家庭工作,这些家庭往往有大学生需要供养,单单依靠父母的工资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有一些兄弟就不得不牺牲,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就因为你出生晚了,你甚至有可能比自己的兄弟更加聪明,但就因为你出生的时候,你的父母已经没有能力养你上大学了,所以你就只能在小学六年之后去工作,然后看着那些有可能成绩还不如你的人却能去上中学,这着实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但这个世界上也确实没有全然公平的事情,而对于这些因为经费而不能好好读书的孩子,徐清也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帮助他们,比如在社会上规定,任何任用童工的企业,童工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成人是在十个小时左右,未成年必须要在这个数字之下,且不能加班,以此来保证儿童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且未成年不允许从事危险的工作,很多企业主因为孩子小的缘故,不知道危险,也不懂得拒绝,所以经常让这些小孩儿去做一些非常危险的工作,也导致在工作中,儿童的死亡率要远远超过成年人,他们有些最小的甚至只有十一二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正是青春年华的岁月,却因为企业主的无情,而死在无情的钢筋水泥之下,对于这些事情,徐清自然是愤怒的。
更关键的是他们父母的冷酷无情,在这些父母的眼中,能考上大学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们未来养老的关键,至于这些小学便工作的孩子,则只是赚钱而已,刚开始的时候,徐清也觉得很愤怒,这些父母怎么可以这样分开看待自己的孩子,可经历的事情多了,徐清也慢慢知道,这些父母也是不得已,就像唐山大地震那部电影中一样,救男救女,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最终母亲选择救自己的儿子,这能说有错吗?
这本身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无论做出哪一个选择,对于父母来说,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即便仅仅是选择本身,都是无与伦比的痛苦了,对于这些,徐清是不了解的,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这一世,他都没有尝受过人间疾苦,生活的富裕让他几乎不用为任何的事情发愁,所以对于底层人物的心酸,他是无法理解的,那些父母对于自己死去的孩子其实也都很悲痛,但悲痛过后呢?
他还有好几个孩子要养,而之所以重视那个上大学的孩子,也是因为这个孩子只要长大了,毕业了,就能回过头来照顾这些兄弟们,让他们不用过的这么苦,父母们的心酸,又有谁人知呢,这一切,也是徐清几次下乡与这些基层民众的聊天过程中,慢慢了解到的,面对这样的人间悲剧,他也只能多努力一些,争取让这个国家更加富裕一些,这些问题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只要钱能到位,所有的孩子都能去上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大学的位置,便足以让一户人家绞尽脑汁,甚至违背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