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 (第3/3页)
可以跟朝廷来提,显然,徐清是打算拿西京作为一个表率来宣传了,而得到了朝廷的支援,西京各级官员们自然不敢懈怠,在四首都之中,西京是最为鄙视的,如今宋朝实行一首都,三陪都的制度,首都便是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南京,北京原本是大同府,后来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后,就变成了北平,在这个时代称呼为蓟州,现代称为北京,在这三个陪都,朝廷都设有一套备用的班底。
也就是说如果东京被毁灭,那么皇帝还可以到这三个陪都去,这里有一套完整的班子运行着,可以立刻接手全国的一切政权,这一套制度是宋朝初年留下来的,只不过后来随着改革的缘故,国力日强,汴梁被攻灭的可能性无限降低,这三个陪都的存在感也就不强,大多数时候是被用来安置一些斗争失败的官员和退休官员养老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作为陪都的政治资源还是存在的,他们每年都能得到国家特批的一笔资金来进行城市的建设,同时在级别上也比其他的城市高一级,有点像是如今的国家计划单列市一样,属于财政由中央管辖,等于是少了道一级的剥削,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自主性,毕竟这些城市陪都的名义还在,作为宋朝的陪都,气势自然不能落在下风,所以在三座城市也得到了国家很多的补助。
不过虽然三者都有补助,但发展也是各有不同,南京因为紧邻昆山,周围都是发达地区,所以在这三座陪都之中,发展最好,人口八百万,其中三百万左右的城市人口,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化都市,北京次之,因为紧邻金国和辽国,以出口贸易为主要生产点,发展的也不错,而在三大陪都之中,西京的发展是落在最后面的,人口少,经济也不发达,甚至与很多南方的大城市相比,也是有所不如,正因为如此,西京的官员自然受到提拔的机会也就越小。
朝廷的官员提拔官员可不看你有多少的难处,只会看你做出了多少政绩,所以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官员更加容易晋升,而贫困地区的官员则一般很少晋升,往往是平级调动,等在发达地区做出实绩之后,在进行升迁,所以西京的官员才会如此激动。
以前朝廷连看他们一眼都觉得多余,只觉得他们是一群庸官,如今接着电站的事情,他们这些偏僻之地竟然能入了朝廷的眼,甚至还答应拨款,众多官员宛如瞬间变成了包工头,立刻催促着西京大学的教授,学生们抓紧时间研究电线站的搭建和铺设,毕竟来自朝廷的关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他们只是侥幸取得了一次第一,之后谁知道其他发达地区的大学会不会赶上来,若是其他地区建立了更大的发电站,凭借他们的财力,可以迅速搭建起电线网络,那他们的升迁之路,只能是烟消云散了。
在宋朝,地方对于中央是绝对听命的,也正是从此时,中央集权制度才正式确立,在此之前的唐朝,地方上还有这与中央分庭抗礼的能力,节度使甚至拥有兵权和财权,而在宋朝,一切权利都收归于中央,所以地方对于中央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也是从宋朝之后,中国基本没有出现地方官员叛乱的情况,即便有,也是很快被消灭殆尽的。
这就是宋朝的制度,所以官员们自然都希望得到朝廷的关注,但朝廷宰辅日理万机,又哪里的功夫去注意这世界上发生的这么多事件,一般来说,许多小事都是由下面的人处理,然后写一个条子批了就是,西部地区就处于这个被忽视的状态,所以除非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比如说在西部发现了金矿,或许能引起朝廷的注意,其他时候犹如是不存在一般,根本得不到宰辅们的关注。
得不到关注,自然也就升不了官,只能熬资历,如今一个现成的机会摆在面前,众人自然是抓紧时间去争取这一丝头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