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0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04 (第2/3页)

的大学中分出来,然后成立一个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大学,学校的数量自然也得以增加。

    而剩下的二十所大学便是如今宋朝的重点大学,也被成为士族大学,因为只要从这里毕业,有很大概率能够攀上人生的巅峰,成为一名士族,获得爵位从此之后世袭罔替,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而这二十所大学的分部是极为不均衡的,其实跟现代很像,那就是发达城市拥有着绝大多数的大学,且政治中心拥有的大学数量极多,而边缘地带的重点大学数量就非常少了,如今的这二十所重点大学,七所在汴梁,一所在蓟州,两所在南京,一所在西京,三所在昆山,一所在杭州,两所在成都,一所在武汉,一所在长沙,最后一所则是在洛阳,总计二十所。

    从中可以看得出来,教育资源是被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即便是西安和洛阳,放到现代来不算什么大城市,但在这个时代,他们还是十分强大的城市,同时身上的文化底蕴也不是其他城市所能比拟的,那是一种超越金钱的力量,再加上他们的政治身份,所以必然会有一所重点学校。

    而广东广西地区是一所都没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广东,广西地处偏远,在传统中国文人看来,是化外之地,宋朝一般对于犯了错的官员,才会流放到这里来,其地位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宁古塔,相当于是大英帝国时期的澳大利亚,是对待犯人的地方。

    因此虽然经济发达,但在文化上十分欠缺,因此自然朝廷也不会垂青他们,所以虽然广州府的财政十分充裕,但本地所拥有的大学数量并不多,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数量就更是一所也没有,这也是广东地区人们很介意的一件事情,因为同样作为国际大都会,他们却连一所优秀的大学都没有,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所以最近几年他们向朝廷申请了很多办理普通大学的申请处,这多出来的三十所学校,其中很多便建立在广州,有七所之多。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学校建设在广州府,广州府自己有强烈的意愿这是第一个,朝廷有补偿的想法这是第二个,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广州府是拿自己的钱来办学校,朝廷不用出钱,还能多几个学校自然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呢。

    只不过这样的做法,也立刻引起了其他道的效仿,一些比较富裕的地方,自然不愿意局于人后,便也开始设立学校,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要在经济上作比较,还要在文化,教育,潮流,思想上做全方位的比较,因此这些地方也是大办学校,最后导致这三十所新的学校,几乎二十五所左右全部开设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京畿地区,这也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原本建立大学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就是为了让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学,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但被这么一弄,却让高等教育的资源变得极为不公平了,因为各地的大学面对不同道的考生,他的考试分数线是不同的,这跟现代几乎一样,为的就是保护本地考生的权利。

    之所以会那么做,是因为这些学校办校的钱几乎都是由各个道自己负担,也就是说这些学校办出来的钱,来自于当地老百姓的税收,那自然是要招收更多本地人才能把这部分教育资源回馈给当地人,所以在考试分数线上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京城的户口这么值钱的原因,因为这里有七所重点学校,还有二十多所普通学校,学校数量和质量都居于全国之首,其他地方的人想要考汴梁大学,需要极高的分数,而本地人考,或许低一百分都能够进去,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或许会有人觉得不公平,但一来如前文所说,办学经费一小半由朝廷拨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