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 (第2/3页)
出其他地区的国人,国父先生,便是广东人,在这里,你可以接受到整个世界最为先进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思潮在这里涌动,从此时起,广东便具备了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来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成为租界,一旁的澳门也在葡萄牙的手中迟迟未归,这当然是中国的耻辱,但对于广东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因为这两处租界的存在,广东人有充分的机会去接触来自于外国的文化,这样一来,在时代的浪潮之下,自然接受到了最为广阔的有关外部世界的讯息,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有香港和澳门的存在,就近可以吸收这些港资,澳资,顺利脱胎换骨,从而一举超越长三角,成为了如今中国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省。
但在这个时代,长三角依旧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引擎,甚至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向,在五十年以后,长三角还会成为政治上的引擎,首都将会从汴京搬到临安来,不过如今这种事情已经不可能发生了,不过即便如此,在五胡乱华时代之后,直到唐代,长三角地区就已经奠定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基础,到宋朝,因为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数量众多的缘故,宋朝的士大夫们即便再不喜欢经商,但为了养活老百姓,同时解决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冗问题,必须要广开财政,而靠种地是不行的。
北宋是中国所有大一统王朝中最小的一个,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汉地十八省都没有全部占领,而是还有一些被辽国占领的,所以历史上也经常有人对宋朝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王朝感到质疑,甚至对于宋朝能不能代表统一王朝,而产生怀疑,在这么小的土地上,如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同时还要解决外部的压力,辽国,西夏,大理,以及贵州,广西,边陲的那些部族,这就必须要求宋朝政府进行改变。
首先是引进占城稻,扩大粮食产量,从而增加老百姓的口粮,抑制物价,二来自然要通过经商,来赚取更多的钱,然后用这些钱去养官员,养军队,解决财政支出的困难,因此虽然儒家一直提倡重农轻商,但在宋代,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以及不让老百姓挨饿,造反,便开始广泛的参与海洋贸易活动,其规模之大,船只之多,交流的物品之广,不仅仅远超前代,便连后世的明清两代都无法与之并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商业奇迹了。
而因此,长三角地区也在这个过程中,奠定了自己雄厚的基础,拥有十分充足的资金,二来相比起经济上的发达来说,文化上的发达也是如此,自宋朝以后,科举考试正式成为中国选举人才的唯一通道,在这之前,虽然从隋朝就发明了科举制度,唐朝开始广泛应用,但那时的科举制度限制还是很多的,不仅仅对人的身份有要求,同时大量的官员也是不通过考试,而是直接进入朝廷当官的,科举制度看上去不像是为了选人才而设计出来的制度,反倒是皇帝为了压制门阀所设计出来的制度。
所以唐朝虽然普及的科举制度,还创立了武状元科举制度,但那时的科举,三年一次,每次大概只招收三四十人,数量是十分稀少的,在庞大的官僚体系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大量的官僚由门阀士族所充任,真正的平民当官是十分稀少的,而到了宋代,科举开始真正成为全民的一件事情,基本上除了一些极其少数身份的人不能考试之外,其余人等都可以考试,同时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书本的价格开始下降,人们有了余钱之后,便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知识不再被少数人所垄断,而朝廷也在科举的人数上开始不断提升,从最开始的三四十人,到后来三四百人,扩大了将近十倍左右,而这其中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子的数量可谓是多如牛毛。
自此之后,江南也就成为了整个中国出文人最多的地方了,一直到中国建立,中科院诞生,其中第一届的院士之中,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院士数量就在三百人左右,将近占据整个中科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