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第1/3页)
“今年的灾难是不是有些太多了?”欧阳修开口感叹道,一旁的徐清也是频频点头,这次政事堂会议,主要讨论的便是河南地区,黄河泛滥的问题,最近这几年,自然灾害发生的越来越频繁,且危害到的地区也是越来越多,朝廷为了救治灾民,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钱去进行救助和重建。
对此,徐清自然知道一些原因,首先是天气本身的原因,地球就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根据时间的不同,就会慢慢潮涨潮落,冰河期与温度期相互转换,如今就处于这个状态,气候自然易变,第二就是黄河本身就不像长江一样,历史上黄河便改道几十次,其中大型的改道便有十一次,这是一条十分桀骜的河流,且因为西伯利亚寒流的缘故,降水太少便容易干旱,降水太多则容易洪灾,可以说是十分难以伺候了。
尤其是与南部的长江相比,这一点就更加明显,因此历代治理黄河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中原王朝的灭亡也大多与黄河的泛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脚步加快,对于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对于树木的砍伐速度加快,这都造成了黄河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加剧,就会使得河水之中的泥沙含量上升,等到了下游之后,这些泥沙就会慢慢沉淀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之下,河床逐渐升高,就会导致河道的容积下降,只要一场大雨,就容易泛滥,再加上人口的增加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的湖泊被开垦成为农田,湖泊的面积缩小,下雨之后的雨水无法进入湖泊之中,得到有效的纾解,这都成为了洪灾泛滥十分严重的问题。
至于大雪,大雨之类的天气,则跟二氧化碳排放有关,这一点徐清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科技水平在这里,若想要发展科技,建立工业体系,就必须要对环境进行污染,绿能在如今尚且还处于不可发展的阶段,对此徐清也是只能慢慢等待新技术的诞生。
以上的这些原因,导致了旱灾和洪灾的频发,而朝廷对此的解决办法也十分有限,大概也就是禁止围湖造田,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手段,但显然这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森林的保护应该继续扩大,同时对于人工湖的建造,也必须提上日程。
对于人工湖,徐清和朝堂之上早已经有先见之明,新上任的宰相陈明功便是徐清专门让他负责治水的能臣,上任一年时间以来,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拓宽了黄河的河道,以及将黄河的支流进行梳理,最重要的则是对黄河的河床,进行分段式的疏通。
积年累月下来,黄河的河床抬升成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直接导致黄河河道的容水量大幅度下降,这一点是朝廷必须要注意的,而陈明功率先处理的正是这个问题,但事情却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黄河的泥沙含量是十分高的,想要清除河床下的泥沙就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价格十分昂贵,想象看这些泥沙在河底,如何把他们捞上来,这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可别以为底下的泥沙是薄薄的一层,黄河下的泥沙可是十分恐怖的,在现代,黄河被称为悬河,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黄河中的泥沙含量过高,河道的含水量也逐年下降,导致黄河的泛滥成为了一件十分频繁的事情,那么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提出了两种方法,一个是清理河道下的泥沙,另一个便是修建堤坝,以防止水蔓延出来。
最终在成本的考虑下,现代国家选择了后者,从此也可以看得出来,想要处理河道下的泥沙到底有多么的困难,以现代的技术尚且价格昂贵,只能在黄河下游进行定点清除,而不能对整条河流进行清除,就可以知道,在古代想要完成这一点有多么的困难,而相比起来在河岸上修建堤坝则要容易的多。
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堤坝阻止了水的蔓延,但泥沙依旧在增长,最后泥沙的含量甚至高过了地区的平均海拔,而堤坝也只能不断往上修,最后导致堤坝越来越高,而泥沙也最终超过了平面,使得黄河成为了一条悬河,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