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 (第2/3页)
,但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利并不大,一个国家最为主要的权利是在底下的封臣手中,所以国王往往很多时候只是领主之中最大的那一个而已,另一点则是欧洲的贵族,大多数都是亲戚,彼此之间的继承关系十分复杂,往往一个地方的公爵,她又是另外一个地方的伯爵,而这两个头衔,分别来自于英国和法国,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像历史上的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是他的,勃艮第也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波西米亚,法国都与之有着很深的联系,而法国的波旁王朝,到后来也变成了西班牙的波旁王朝,英国甚至因为自己有法王的宣称权,从而爆发了百年战争,为的就是争夺王位,这就是欧洲,如今英国的王室也是从德国的贵族们来的,整个欧洲,许多贵族之间彼此都是亲戚,继承法也很是复杂,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没有什么主权的问题,他们只知道这片土地是属于哪位领主的,又有谁在乎是属于哪个国家的呢?
而在欧洲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同样是如此,当时的中国,几乎国土面积始终在不停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时候,直到清朝的时候,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才算是确定了中国的北方疆界,但那已经是威斯敏斯特条约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在此之前,中国的领土基本上是打到哪算哪,后来就又被夺走,几乎是没有固定的。
且在中国统治者的心里,也没有领土的概念,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全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全天下土地既然都是天子的,那哪里来的什么主权,我控制的地方就是中央之国,是中原,而我没有控制的地方就都是番邦,是外化之地,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而不像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没人会认为全天下都是他的。
即便他这么认为,当出国需要签证的时候,现实也会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有国家这个东西的,至于中东地区就更是如此了,从古至今这里都是灾难的频发地带,因为掌控着亚欧的交通枢纽,战乱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主权概念是根本没有的,毕竟疆域变化太过于频繁了。
直到威斯敏斯特条约的签订,人们才渐渐有了国家这个概念,而如今的宋朝,虽然相比起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疆域概念要更加清晰一些,但还是比较模糊的,宋朝的文人一般比较在乎汉地十八省的权利,认为这是汉人的固有疆域,所以若是这一片地区丢了,那整个国家就得沸腾,就像燕云十六州一样,这是汉人的核心领土,这地方被割出去了,汉人就无法忍耐了,至于什么吐蕃,西域之类的地方,汉人一般是不在乎的,他们认为那是化外之地,是与中原没什么关系的地方。
所以看看中国古代文人们,往往是想着北伐,却从来没人想过向西北开拓,即便曾经五伐西夏,其初衷也是因为西夏盘踞甘肃,威胁陕西的缘故,而并不是想要将整个西域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直到清朝的时候,对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的统治才正式纳入中国的核心版图之中,在此之前都是十分边缘的地区,中原的人对丢了这些地方,也并不是特别的在乎。
而燕云十六州则完全不同了,作为汉人的核心领土,这一块地区的丢失,成为了北宋几乎所有皇帝的心病,心心念念的就是这块土地,以至于当金人找宋朝谋划共同消灭辽国的时候,宋朝也因为燕云十六州,而蒙蔽了双眼,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就悍然出兵,最后靖康耻,北宋变成了南宋,可谓燕云十六州,是整个宋朝的心结。
或许中国是有领土概念的,但这种概念徐清认为并不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