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第3/3页)
根据史书的记载,即便是在原本的宋朝,许多书生,士大夫甚至都是鼓励去经商的,这其实跟宋朝国土面积小有关,人口没有减少而国土面积却大幅度缩小,为了养活这些人口,相比起其他朝代,宋朝对于商业自然只能更加重视,从而用中国的瓷器,茶叶以及艺术品来换取其他地方的黄金白银和粮食,以此来满足宋朝社会的需要,因此即便没有工业革命,宋朝对于商业贸易,也并不排斥,相反还是十分赞同的。
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海洋的重视,并没有像后世那么不可思议,在明朝和清朝,片板不得下海,实在是阻碍了宋朝进入海洋的步伐,而如今,徐清显然不会让这发生,财富来自于海洋,而有利益的地方,必然要有争斗,更何况宋朝做的是殖民,可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自然需要更加强自身的实力,才能保证海外的利益不被其他国家抢夺,同时要更加开拓自身的市场才行。
而在边疆确定之后,宋朝继续做的事情,就是细分殖民地的管辖,这一点相比起本土的疆域确定来说,其实是更加重要的,但因为宋朝始终强调本土大于殖民地,所以才会这么悄无声息,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外领土占据整个宋朝九成以上的土地,尤其是新大陆南北美洲两地,就相当于六个宋朝,这样巨大的领土,朝廷自然是需要精心管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很让徐清担忧的情况开始出现,那就是随着工业化向这些殖民地扩张,许多地方的实力开始增大,甚至拥有了威胁当地军队的力量,这是朝廷所绝对不能允许的,而为此,对殖民地重新进行划分就很有必要了。
把强大的殖民地分割成好几个殖民地,以此来削弱殖民地的力量,将许多整体的殖民地变成小块的殖民地,以此来减少他们互相之间进行串联,然后再将一些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种族串联在一起,变成一个殖民地,双方之间互相隔阂,并没有什么信任基础,这样一来,便是想要造反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这就像是当年元朝针对汉人领地时的办法,将所有不同地域的人分在一起,然后将天险拆分成无数碎块,通过这种方式,让彼此之间无法达成共识,语言又不通,即便对于元朝不满,也无法进行反抗,在那个时候,中原大地上,每一个地方讲的都是方言,只有当官的才会说所谓的官话,因此彼此之间交流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南方,几乎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言了。
在这样的地方,用这种招数无疑是很有效的,所以明清两代沿袭元朝的制度,开始用省来称呼中央之下一级的行政机构,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而徐清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优点,所以对于殖民地他也要这么做,以最大程度隔绝统一种族之间的联系,然后将两个不同的民族纳入同一个殖民地中,以此让双方无法互相交流,达到宋朝的统治目的。
而在宋朝的规划之下,原本四十七块殖民地也依照租界重新划分,变成了一百三十七块殖民地,殖民地数量的增加,自然让管理成本增加,但也让管理的风险降低,将这些不同民族之间互相统合,彼此独立,然后宋朝作为他们的主人,居中调停,从而不需要动用太多的军队,便可以让彼此之间互相残杀,而宋朝则在其中坐收渔翁之利,这显然要比原本那样的残酷镇压更加简单一些,对于宋朝士兵的保护也更加周全,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同样不容易。
因为这等于是要把这些土地上原本存在的王国给直接覆灭掉了,虽然如今已经是殖民地,但好歹王国还存在,殖民地也大多是以王国原本存在的状态进行划分的,而如今要重新确定疆域,与灭国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