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8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86 (第2/3页)

前往一个城市为自己的生活打拼,那些家长在老去之后,大多数会去养老院度过自己的后半辈子,而不是在家里抱怨着孩子不来看自己。

    中国人会认为这样的家庭气氛很是淡薄,但事实就是越发达的国家,每个人就越是以自我为中心,看看日本也就知道了,原本日本和中国一样,对于孝道是十分重视的,但随着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的家庭观念开始慢慢被改变,到现在,日本人的个人意识也是越来越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日本的小城市或者是农村,街道上大量的人都是老年人,你很少能够看到一些年轻人,更别说是孕妇之类的。

    能够大面积看到年轻人的地方,大概只有日本的大城市如东京,大阪之类的地方,这也间接导致日本大量的人口集中在这些城市群中,而其他地方的老龄化愈发严重,这就是工业化的后果,大量的人口会往发达城市集中,而农村中的老年人则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小城市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年轻人就只能更加往大城市移动。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则,看看欧洲,其实家庭还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美国,家庭往往就没有那么重要,而在发达国家,养老院制度往往都十分先进,他们会为老人提供十分优厚的服务,许多老人是愿意住在养老院的,而在中国,把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被视为是不孝顺的举动,甚至会被别人戳着脊梁骨骂,抛弃了自己的父母。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现代的中国人尚且还没有完成思想上的转变,但这种转变终究是会发生的,这种情况发生在韩国,日本,将来也必然会发生在中国,这是一件必定的事情,因为大城市的魅力就是如此,他会吸纳更多的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到最后发展成年轻人不进入这些大城市就根本发展不起来的地步。

    而在小城市中,老年人口的数量自然只会越来越多,但在这些人看来,这就是城市不景气的表现,他们不会去想,自己的孩子前往大城市了会有怎样的发展,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孩子陪在自己的身边,而他们的孩子在心里也会愧疚,一边是机会就在眼前,前往大城市,你就可以与这个国际接轨,而另一边则是在家里等待你回家的父母,这是当今许多年轻人所遇到的困难选择,到底是选择家庭还是选择未来。

    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如今宋朝年轻人所遇到的问题,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相当矛盾的,所以当年长的下人说完之后,一些年轻的人也纷纷开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苦衷,他们这些人大多是从小城市来的,都有高中以上的文凭,毕竟首相家里,自然不可能用文盲,而且他们也不是单纯的服务而已,有的时候也需要帮徐清跑跑腿,送一送信之类的,自然不能是大老粗,所以都是一些高中生。

    他们从小城市来到这里,自然是因为这里有着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在这里当一名工作人员,这在小城市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而他们的心中,对于老家的父母大多数是心理保持这愧疚的,毕竟他们的思想主要还是农耕文明的思想,重土安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难放弃与父母相处的日子。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而朝廷如何让他们可以安心的将父母留在老家,而父母也可以释怀,不认为孩子不在身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中国的父母,实在是太重视自己的孩子了。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最重要的东西,也正因为太过在乎,甚至要比自己本身还要在乎,所以就会出现当孩子离开自己以后,整个人就无法再正常生活的状态,因为他们之前二十几年的生活重心就是孩子,而孩子一下子离开了,他们自然就很难在适应两个人的日子。

    不过相比起现代的父母来说,如今这个时代的他们其实还算是好的,毕竟他们的孩子往往有四五个,就算一个一年只回来两次,那他们也能见到二十几次,分布在生活的各个时间段里,倒也是能见到很多次,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