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天赋异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天赋异禀 (第2/3页)

这些书,徐清很兴奋,赶紧把昨天徐宁说的那卷《论语、泰伯篇》翻找了出来,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心里一边还对自己说道:“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做好万全的准备,让宁儿和泰儿知道他们的父亲身体很健康,免得他们担心,可不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出去啊。”

    此地无银三百两,说的就是此刻徐清的态度,面对那扇门,徐清的心里是真的有些畏惧的,这间屋子对徐清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此时此刻就像是联系现代与现在的那扇门,而自己要是走出去了,那便是抛弃了现代而选择了这个大宋王朝的时代了,这对于徐清来说,确实是需要不小的勇气,才能做到。

    相比起来,去看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倒是让徐清感觉到了惬意不少,在昨天一个夜晚,连续两个时辰,四个小时的通读之下,对于古代文学,徐清学习的非常快,以至于现在看起这本论语来,徐清几乎没有怎么翻找过旁边的集注和释义,大多看一遍就能通晓大意,这虽然不能算是读懂了论语,甚至连论语句子里的精神,边都还没有摸到,圣人微言大义,每一句句子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又经过历朝历代各位名家的品鉴得以换化成无数的分支,想要把他们全部学会,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即便是后世推崇的朱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也只不过是择期一者而精之,这些人,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且他们所生长的环境,就是一个文言文的学习环境,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做到如此,徐清这么一个出生在完全讲白话、俗话、粗话时代的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会大意,这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并且随着阅读的加深,徐清还发现了一个很是神奇的反应,那就是随着他的阅读,那徐清所写的笔记明明已经睡过一觉之后,在大脑之中模糊了记忆,可现在,却渐渐清晰了起来,甚至徐清嘴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