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造船业 (第3/3页)
量和国力的缩影。
虽然,王云东知道,在美国,甚至是在墨华投资再多的船坞、船台,以及零件加工厂。但就算把世界最先进的造船工厂打包送到此时的中国,也不太可能使中国的造船工业一下子就能和世界列强相提并论了。因为,造船工业中的许多基础材料,零件,以中国的工业基础是无法提供和生产的。
也就是说,在美国投资的造船工业,转移到中国,基本上没有可能正常生产。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造船工业几乎没有半点长进。每年造船总量一直在万吨左右徘徊,和英美等国有着几百倍的差距。而中国的邻居曰本,虽然还此时的中国要穷要苦,但早工业发展上却是不含糊的。特别是和像造船这样和军事相关的工业,曰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就拼命发展。此时的曰本在造船工业也发展迅猛,虽然军舰和欧美工业国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过三菱的造船厂制造过世界最大的商船。而且,曰本的船坞、船台的投资也不断得到财阀和zf的资金、资源倾斜。到一战前后,曰本的造船业甚至发展到世界第三的程度。
把中国的基础工业设施提高到能够为造船工业提供支持,乐观估计需要两个五年计划。也就是说,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有世界级的大量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帮助,消化这些技术果实需要十年。也就是说,在未来,王云东有心发展中国的船舶工业,也只能无奈的面对落后世界造船工业最少十年的局面。
不过,此时投资造船行业,不断因为全世界早床行业迎来繁荣,可以有大把的利润可以赚取。更重要的是锻炼人才。王云东支持下,在美国以及墨华的高校就读或者、毕业的华人留学生数量已经有1万多人了。其中,学习和造船相关行业者数量也着实不少,但是,学院派的理论高手不送到实际的生产中锻炼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1905年初,云东系投资的大小十多家西部沿海地区的造船厂,被整合到洛杉矶和墨华一带。虽然,这些造船厂大多数只能建造木制的船舶并没有制造大型钢铁船舶的能力,但是,这些造船厂中的技术工工人和工程师们对于造船行业的经验和知识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因为,美国海军扩大规模主要是以战列舰为主的大型钢铁船舶。而且,钢铁船舶在世界军用、民用船舶市场日渐受到欢迎。传统的木质船舶业正在逐渐遭到淘汰。所以,云东系的这些小型船舶公司效益并不理想。
整合了这股资源,成立云东船舶公司。新的公司拥有职员3500多名,虽然,技术设备、生产经验比较落后。但总归是有一定的船舶设计、制造能力的。特别是,这个工厂的技术人员能够建造500吨的钢铁炮艇,表示落后的还不算离谱。整合一下资源,投资引进新的技术,还是能够挽救的-[-首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