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老子和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 老子和酒 (第3/3页)

还有几杯酒没有喝完,一股脑倒入水中,此水自然醇香无比。

    此河从此被称为“宋河”,意为老子所赠也。

    老君台上大殿中有幅对联叫“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记载的就是这个故事,这“下青牛”,就是为此事而来。后来谚语云:“天赐名手,地赐名泉,枣集美酒,名不虚传”。

    后来,“枣集酒”被鹿邑人改称为“宋河酒”。

    由唐至宋,宋河历经数次人工开挖,已成为由京都开封通向淮河的重要黄金水道。

    平rì里千帆竞技,商贾如流,“宋河酒”也由此河装船入京,每rì数船依然供不应求。

    京城著名画家张择端特意将运酒情形绘入“清明上河图”,有心人可以细观此图,那一船船,一担担的“宋河酒”还没进入汴京,便被人抢购一空。

    由于“送”与“宋”谐音,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将“送河”改为“宋河”,流传至今。因此,没有老子,就没有宋河酒。

    听胡斐说的这么玄乎,刘三藏和周亚夫一人喝了一口,感觉却是还不错,毕竟这是河南能喊得上的牌子,白酒里除了宋河粮液,估计也找不出能喝的好酒了,剩下的都是外省的。

    但味道还是没有山西汾酒的感觉好。

    估计也是地摊上的货,所以没有那么的好,不过也是四十六度的,一口下去以后立马从喉咙到身体传遍的热感。

    这时候刘三藏才发现原来这家摊位就是早上吃早点的老板娘家摊位,看来人家产业开的还挺大。

    刚刚进来的是胡斐过去点凉菜的,刘三藏和周亚夫直接到边上的凳子上面坐着了,没看见那边埋头干活的老板娘,和她那宝贝的闺女,刘三藏本来还打算明天早上来给人家送钱来呢,哪知道人家开的地摊一天都在这里,一会刚好也给人家把欠的钱给了。

    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这家地摊早上只不过没有搭帐篷,晚上打起了帐篷。刘三藏道:“你选这地方太好了,省的我再过来一趟,早上还欠着人家老板娘的钱呢,一会你多给人家点,别让人家找你要。” 文学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