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户部,笔帖式 (第2/3页)
”李言也笑着推辞,虚扶着陈氏到正堂坐下,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围了,李言就会意地说起南下的见闻来。
……
“笔帖式?听错了吧?”八阿哥诧异地道:“这六部的笔帖式,不一直都是由咱旗人担任的么?我没记错的话,那李言是个正儿八经的汉人吧,祖上还是个从商的。”
同一个院子,同样的戏台下同样置一桌水酒。八、九、十三个阿哥赫然在座,多出的那一个只十七八的少年,正是一直跟随在康熙身边的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闷了一口酒,道:“谁说不是,在苏州的时候,我亲自看十三哥陪他去扫祖墓,他往上几代都是经商的,就算他父亲背个秀才的功名,也是从商的,是真真的汉人。可这任命是皇阿玛亲口吩咐下来的”
“你就没说话?”九阿哥抬眉道。
“怎么没说?我提醒皇阿玛说,笔帖式一直都是旗人做的,李言只是个汉人……但皇阿玛却问我,大清哪条律法规定说,笔帖式非要是旗人了?”十四双手一摊,又闷了一口酒。
律法……几个阿哥都仔细想了想,确实没有哪儿明文规定了不准汉人做笔帖式……
“要我说,不过就是个笔帖式。”十阿哥开口道:“上回九哥不是说了么?那李言一个少年,起不了什么用,咱们至于总拿他说事儿么?”
……
同一时间。京郊。
“笔帖式?来户部?”四阿哥讶然笑道:“这我倒是没有料到。我以为他会去工部的。”
十三有些闷闷地道:“我也没想到,而且是个笔帖式。这可是咱大清第一个汉人笔帖式。”
“知道他做了什么吗?”四阿哥问道。
十三托腮,仔细回想了一下,道:“那小子学水利十分用心,他还自己设计了一个工程,好像就是用在高家堰的。对,高家堰。给过我一份,问我意见。我粗粗看了下,工程设计的很大。但先不管它合理不合理,现在高家堰工程结实着呢,能有什么用?也就没有细看。”
“他说想让皇阿玛指点。”十三一边回想,一边道:“我当时心想,皇阿玛似乎‘挺’喜欢他的,这图呈上去,也能让皇阿玛看见他的才学不是假的,于是就没阻止,也没帮忙,只让他自己想办法。”
四阿哥微微一笑,道:“看来,李言真将图纸递上去了,而且皇阿玛还仔细看过了。你说他的工程很大,那‘花’费就一定不小,皇阿玛估计是想让他进户部看看,好知晓咱们大清的国库不容易……”
十三所有所悟地点点头,道:“四哥,那不是正好去帮你。”
四阿哥没有回答,只筷子挑了一根青菜,细细嚼着。
十三给两人都斟满酒,也不管四阿哥喝不喝,轻轻碰了一个他的杯子,润了润口,又细细地说起这次江南之行,皇上都接见了什么人,说过什么话等等。
正事儿说完,十三喜滋滋地道:“四哥,常全刚刚给我报喜,说是咱们的吉祥铺子,已经开够了十家,家家生意都很红火,估计再一个月,就能完全收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