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拽特逍遥 - 第二百零九章 追认烈士-2 (第1/3页)
“八BAO山”原本是B市西部地区的平原上的一个孤立的山丘,高度约130米,山势低缓,呈北东向延伸。附近山间出产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砂石等八种建筑材料,因此被称为“八BAO山”。
“八BAO山”南麓原有元朝至正年间海云和尚所建的灵福寺。明朝永乐初年,相传司礼监太监“刚铁”墓修筑于此,旁边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以后成为明朝及清朝太监年老离宫后的世代养老地,有寺庙、农田、菜园。
解放后,褒忠护国寺及其周围土地为华夏国政府所征用。1950年定名为“B市革命公墓”,1970年改成“八BAO山革命公墓”。
“八BAO山革命公墓”是华夏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建国后,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诸多革命先辈、伟人逝世后均埋葬于此。整个墓地在苍松翠柏环抱中,庄严肃穆。
“八BAO山”,实际是京西郊鲁谷村的一片土丘。它的西部在很早以前就是坟场地葬人;还有个老山骨灰堂。1950年,任XX同志因病逝世,下葬在东部坡顶上——被称为“八BAO山革命第一墓”。后来,第一任副主席的张X逝世,葬在墓右,1955年6月18日纪念瞿XX烈士牺牲20周年时,华夏国又把翟XX同志的遗骨迁葬至此,就此形成了第一墓区。接着,又扩展了第二墓区,第三墓区。墓盖都是水泥制成的,墓碑都是汉白玉石雕刻的。一共有535座,都是对革命事业有所贡献的人。其中有流血献身的英烈,也有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这里曾一度称为“烈士公墓”,后来改称“革命公墓”,这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公墓大致分为墓区与骨灰堂。墓地或骨灰安放,主要是按生前政治级别而定。位于一百五十亩地公墓北向顶端的一墓区,安葬政府领导人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士,是公墓中政治规格最高的地方。
在边锋的干预下,高兴恢复了生前的官衔,虽然他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异能特工,并没有任何实权,但他的官衔却很高,达到了部级!所以理所当然地被安葬在第一墓区。与曾今的那些国家领导人、革命烈士共同埋葬在同一片土地上。
十点整,高兴同志的追悼会在一号追悼大厅肃穆开始。整个追到大厅内庄严肃穆,无数鲜花簇拥着高兴同志的遗体,一面鲜红的国旗盖在他的身上,象征为华夏国革命事业牺牲的通知永垂不朽!追悼大厅两旁摆满了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除了正在进行国事访问的主席之外,其余所有国家领导纷纷出席了高兴同志的追悼会。
在一旁的家属区,则站着两个哭得不成样子的中年人,这正是高兴的亲生父母——时空和田庆了。
前面我们说过,最初华夏国政府成立了一个异能者组织,那个组织刚刚成立的时候,江南、时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