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多尔衮为质 (第2/3页)
生所担忧地事情十有都可成真。可是。若朕不是退往辽东。而是退往北方呢?”皇太极冷笑道。
“皇上。您是想先打败那小北荒地第二军?”范文程怔道。
“正是。”皇太极深深地点了点头。“楚钟南对我大清地压迫。以鸭绿江以东地第四军军力最盛。威胁也最大。可是。同样地。这支军队不能轻动。一旦动了。便是决战之时。楚钟南现在还没有这份决心。也不敢拿大部为新成之军地朝鲜兵来硬抗我八旗子弟。因为他害怕一旦失败。便失去了这最大地利器。对我大清地压制也无法像现在这样自如。而除了第四军。南面海上地第三军虽然屡屡寇犯我沿海边境。但他们却无法真正地深入。兵力也是最少。还要拿出一部分防守南关岭和旅顺。所以。他们最是烦人。但威胁也是最小。但是。第四军势大。第三军位于海上。我们都没办法。也不能去跟他们交手。所以。我们现在也只有先拿北面地第二军开刀!”
“所以。皇上您要用明军为我大清守卫南方。以抵挡楚钟南地东南两路大军?”范文程脑中灵光一闪。急忙问道。
“是有这个想法。你们看如何?”皇太极向两人问道。
“若是我们将辽西让给了明军,又率主力北上,他们肯定不会坐看沈阳、辽阳、铁岭诸城的空虚,那时候,不是引狼入室么?”多尔衮皱眉问道。
“呵呵,这话是有道理。可是,十四弟,你忘了,咱们东边儿可还有一个楚钟南呢。我们去打他的第二军,他的第三军和第四军会坐视不理?若是我选在春夏出兵,他们由小北荒本土出兵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北面有个兴开湖挡着,而且他的第四军和第三军还要越过朝鲜和小北荒之间的那片大海……可是,他们如果想趁此时机进攻我大清腹地,那么,你以为那些明军会怎么想?”皇太极冷笑道。
“大明向来贪心不足。
若我沈阳、辽阳等地空虚,他们必然会想着趁虚而入,就算不这么做,也绝不会允许小北荒白得了便宜去。”多尔衮答道。
“没错。皇上
的心理拿捏的极准。
若真是如此,大明与小北荒必然敌对。而我大清退居北方,则可坐山观虎斗,尤其是可不再受多方掣肘。只要明军能暂时与小北荒抵敌住,我们扫清北方,便可乘胜南下,与明军联手共击小北荒。只要打败了楚钟南,明军则不足为惧。”范文程感叹道,一脸的钦佩。
“范先生把这事儿想的太容易了吧?大明没有能人,还是楚钟南突然糊涂了?他们会看不出这其中的利害?”多尔衮貌似仍然反对,可他的眼神已经有了一点点软化,事实上,他现在努力的找出这个计划的缺点,却是为了将其补足。毕竟,比起眼睁睁地看着大清就这样被人磨灭,他也是宁可冒一次险,虽然这个险非常的大,可如果真有机会,也未尝不可一试。
“别人不敢说,但那楚钟南是肯定能看得出来,锦州的祖大寿、山海关的吴三桂等人想来也差不多能想得到。可这世上聪明人虽不少,糊涂人却更多。就像北京的那个大明朝廷,上上下下就没几个清醒的。若是皇上突然向樂祯递了降表,他们恐怕立刻就会逼着关宁的那些明军向辽西进军。何况……”范文程又冷笑一声:“何况楚钟南先与朝鲜结盟算计了我大清,接着却又与朝鲜翻脸,还在朝鲜推行所谓‘土地改革’。如今,其人背信弃义,心怀奸诈之名早就已经由北京传遍了天下,清流直斥其为李闯、曹操罗汝才之辈,小北荒亦深为大明所恶,只是因为距离太远,中间又隔着我大清,所以那些人才只能说说。可如果我八旗退往北方,让明军与小北荒直接面对面,大明朝廷必然会让关宁军与小北荒对峙,而且,那祖大寿、吴三桂,还有一干关宁军将领,哪一个家里没有大片的土地?他们就算无心与小北荒交战,却恐怕也无胆放任楚钟南在辽东站稳脚跟。”
“我看难!大明吃我大清的亏已经不只一次两次,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