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外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外戚 (第2/3页)

道:“母后,皇兄虽然只比儿臣大两岁,然其才情,豪气,威望均远胜儿臣,当此临安城破之危难时刻,皇兄挺身而出,扛起了光复河山的大旗,虽然上天不佑,让皇兄未能完成大业,然逝者已去,来者可追,母后为国为军计,也切要保重凤体,以免皇兄在天上还要背负不孝的名声啊。”

    见杨太后神色稍霁,萧统决定趁热打铁道:“虽母后一直待儿臣如同己出,儿臣也从来以嫡母侍奉母后,然今日,儿臣还是要在母后面前盟誓,有黄天厚土,赵家五十代先祖为证,儿臣赵昺,必终身诚孝母后,急母后之所急,忧母后之所忧,母后有恙则以身代之,母后有虑则竭诚以解之,如有违者,祖宗不佑,天地不容。”

    杨太后听罢,神色颇为激动的连连点头,说了好几个“好”,才道:“昺儿,我的孩子,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父皇和皇兄的在天之灵,也能瞑目了。”

    情到深处,自然又是一阵哭泣,好容易,让杨后止住泪水,杨太后却又变得神色妩媚,仪态万千,让萧统心中一阵激动。

    寒暄了几句,杨太后犹豫了好久,才讷讷说道:“国舅日前还在泉州一代活动,总算没有给朝廷抹黑,陛下是不是……”

    萧统马上就明白了,这杨太后就算再贤淑,终究还是要为娘家人打算啊,她所说的,就是处置使杨亮节。还在福州,也就是赵罡在位的时候,杨亮节居中掌权,仗着杨太后颇为跋扈,秀王赵与檡以赵氏宗亲的身份对杨亮节的所作所为多所谏止,遭到杨亮节的忌恨。杨亮节遂把赵与檡派往浙东。朝臣有人言秀王忠孝两全,应该留下来辅佐朝廷,杨亮节听后更为忧虑,担心自己地位难保,驱逐赵与檡的心意更加坚决。赵与檡后来在处州与元军交战,被俘不屈而死。说起来,后来陈宜中等人的党争,说实话是从杨亮节这里弄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