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选官(4) (第2/3页)
的开始把皇帝和尧舜相比,把兴宋灭元说成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并且引经据典证明蒙古人拿下大半个华夏只是偶然的意外的事件,一旦上天恢复清明,必然能传檄天下,一战成功。
萧统微微皱眉,这老头子看来是没戏了,要是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真的就那么回事的话,从东到西万里之地,几百个民族也不会被他们奴役那么久了。伟人说得好嘛,该从战略上藐视他们,可是战术上肯定要重视啊,像吕聪这样一味蔑视对手,根本于事无补。
接着,萧统顺便看了几个年岁大点的臣子,虽然没有像吕聪那样,可是立论也基本上靠着“华夏居中,四夷来朝”的路子,然后说起“修德怀远,教化人心”那一套,虽然从字面上说,每一个字都无懈可击,可是说不好听点,这些都是废话。
老一辈的过于迂腐,那么年轻的呢?可惜萧统看见的年轻人,虽然没有像老一辈那样大谈王道教化之功,百姓忠君之义,却也大都鼓吹尽起军兵,反攻大陆,传檄天下,天下必然会云集而相应,各地百姓马上就起兵杀元朝官吏,各地士绅呢一定会怀着国家民族大义担负起责任,自动来维持地方的秩序。少数热血的竟然还写道愿意自己投笔从戎,率师潜回大陆,为皇帝前锋。
看见这样的话,萧统自然有些哭笑不得,历代官僚们务虚而不务实,这一次简单的考试,也就把这一弊病暴露的淋漓尽至。
不过,等到萧统走到一个三十余岁,面色颇为坚毅的臣子桌前时,却不由眼睛一亮。
此人乃是刑部侍郎司马玄,年少有为,也是临安失陷前的最后一批进士,如今掌管刑名。
之所以能让小皇帝上心,是因为看了这么多人,只有这司马玄,已经答到了第二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