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庙算(6) (第3/3页)
可是身为技术人员,他还是老实说道:“陛下,若是突火枪的话,陛下全部用铁管铁药室,则士卒如何拿持?且铁管烧红后,如之奈何?”
“这……”萧统有些赧然,支吾道:“那原本突火枪该是前段粗竹管;中段火药室,外壁上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刘子厚,你也知道,这玩意只能打石块弹丸,充其量只能吓唬人,朕改良的这突火枪可是打钢珠的,杀伤力那是相当的强。”
确实,那个年代突火枪虽然技术早就成熟,可是由于其瓶颈,也就是射击诸元的问题,造成这种原始的火枪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慑作用,首先,由于火药的原料配比问题,其推力相当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为射击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运用后世的“三点一线”式瞄准方式,再因为其枪管为竹管,在射击了大约四到五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爆炸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会折断,更有甚者,射击的时候因为膛压过高干脆炸膛,竹子哪里撑的住那样的爆炸
萧统曾经听闻,在京湖的一次血战中,宋朝唯一的一只火器部队,装备了几百只火枪的火器队,却被一只几十人的蒙古骑兵给全屠了,而元军只是受伤了几个,一个没死……究其原因,那一个二十人的火枪队,一次射击能有5个人成功的开火就已经是万幸了,这射出的五发子弹,有两颗能在到达敌人的面前之前不掉下来就又是一种万幸了,而到了敌人的面前可能又会有一颗子弹从敌人的身旁飞过,而最后的子弹,结果因为敌人的甲胄坚固……总而言之,威慑,威慑力量而已……而萧统的目的,就是一定要让热兵器彻底取代落后的冷兵器,为此不惜赤膊上阵……
这一次,刘子厚却不再给皇帝面子,径自说道:“陛下,此法断然不可行,且不说目前的铁造不出陛下画得这种枪,其造价之昂贵朝廷承受不起,就算造出来了,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