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开科取士(1) (第2/3页)
陛下文武兼济之德行,微臣恳请陛下,于今年开科举,纳英才,以为国家社稷纳英才。”
科举?萧统身为后世之人,对这名字实在太熟悉了,在某些集团的恶意丑化下,封建时代的一切弊端,黑暗,腐朽全被泼到了科举身上,什么禁锢思想了,什么刻板陈规了,什么选上的全是只会死读书的笨蛋了,还恶毒的编造出很多讽刺科举的故事来,可是,到头来,那些鼓吹要为人民服务,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家伙们,搞得却是比科举更加落后更加黑暗更加腐朽更加无耻的家天下!人怎可以无耻卑劣到这个地步?
萧统一直认为,废除科举弊大于利,这就好比因为洗澡水脏,却把澡盆里的婴儿倒掉。从文官选拔制度和体系来说,基本没有比科举更公正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了,而宋朝的科举,由于不考八股,因此更加的开明与多元,可以说,能通过宋朝的科举而且不是作弊的人,一定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能力和学识上能够达标的,至于其操守和品行,那另当别论,但是,有了“弥封”之法,至少在理论上,能够确保其公正性,能够让没有背景没有家世的草根精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枢,从而不断的壮大统治阶层的基础,“引入活水”的道理,连千年前的封建统治者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那些伟大光明正确的家伙们,却居然“还是自己家的孩子放心”,不知道是因为基因劣等而不明白呢,还是藐视群众力量而不在乎呢?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至于其他,如九经,五经,通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在进士科之外,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