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洋(3) (第3/3页)
王毅中那番有些大逆不道的话的密报时,也只是付之一笑,并没有深究。萧统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台岛等地生产关系不变,也就是存量不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海外,也就是增量,而他认为,当然也是中世纪欧洲的那些圣贤们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那么,就必须由朝廷来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而这,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殖民地。
可是,等到萧统正式在朝堂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却遇到了不少阻力,因为台岛本就只有百二十万人口,而真正的壮劳力和兵员,加起来也就是不到七十万,在这个有了人口就有钱有兵的时代,百官怎么可能会让大量的人口前往海外?
司徒不群等人,更是反复强调土地才是一切财富来源的根本,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迅速让府库充盈的最好手段;而陆秀夫则隐晦指出,对于朝廷而言,大力发展农业可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使台湾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鞑子侵扰之虑。至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必然导致的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乃至激发民变等现象,柳风一提出,则迅速遭到了群臣的围攻,吵炒了很久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来。
好在如今,萧统也不会再在这些具体政策上和朝臣争执太多,如今司徒不群等人,似乎已经喜欢上了当庭和皇帝顶牛,似乎有“拂君之意,即为忠贞”的苗头,虽然在后世的民主社会,为反对而反对,还是很有必要,可是在如今的年代,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时代,就需要集权,需要效率。
很快,萧统绕开朝廷,直接颁旨天下,他要号召天下臣民,朝海洋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