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殿试(1) (第1/3页)
.
此时,身在台湾的萧统,却暂时无暇顾及大陆的局势,如果说把大陆比作一锅汤,那么汤不煮沸,萧统是吃不到里面的肉的,如果元廷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和统一,想凭台湾弹丸之地来完成光复中华的大业,是难上加难的,可是,萧统却有信心,在固本培源壮大自己的同时,不断的削弱鞑子的力量。
祥兴三年六月初八,辛巳科科举考试,这也是宋朝以来的第一百一十九次科举考试,在台南如期举行,台澎金马和大陆侨生共一百八十人,在这些人里,将选出五十名进士。
这次考试在中极殿举行,在繁琐而冗长的仪式后,百八十人鱼贯而入,其中之人有十一二之总角童子,有七十五之耄耋老者,萧统看了,自然心中欣慰,为了尽可能多的铨选人才,萧统特地下令,无论是谁,只要愿意考且能证明自己读过书,都可以参加考试,因此也造成了最后进入殿试的人年龄太过参差,只是,由于朝中阻力太大,匠人走卒等贱籍的人,在这一次依然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也是萧统很是遗憾的地方,在他看来,应该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甚至无分男女贵贱,但凡有才学者皆可应试,可是目前连士农工商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更遑论男女问题。
在殿内,礼部又折腾了萧统好久,等到日出之时,吉利之刻,考试才开始,接着,下面的考生们就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第一场是考策论,这道试题可是萧统亲自出的,在陆秀夫请示他时,还让他想了好久,最后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就是《律法教化之至论》,要求么,自然是紧扣题目,论述律法和道德教化对百姓,对治国的影响了,这是萧统取自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而想到的,他想看看目前这一代知识分子,对于这个很尖锐的问题,究竟是怎么看的。
为了防止考生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却都说空话,萧统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