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东风何在 (第1/3页)
.
来,按照常理,在天下有变之时,三足鼎立是最常出由于大陆山川之势可以说是棋盘型格局,关中、河北与江南三者之间的鼎立,是最经常出现的三足鼎立,这种三足鼎立通常是结束四分五裂乃至更广泛的分裂局面的结果。关中的政权强盛时,往往能控制陇西、河西;河北的势力则往往控制华北大平原,并常常延伸至辽西;四川则通常并于东南。
可是,虽然从自然常理来说,三方鼎立乃是最稳定的局面,可是在争霸天下这盘棋上,每一次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都演变成了南北对峙。单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过六次三足鼎立的局面,六次三足鼎立最终都归结于南北对峙。
而大家都很熟悉的魏、蜀、吴三足鼎立最终以曹魏灭蜀、西晋代曹魏而演变成了西晋与孙吴之间的南北对峙。十六国时期后赵、成汉与东晋的三足鼎立以东晋灭成汉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前秦、前燕与东晋的三足鼎立也以前秦灭前燕统一北方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后秦、后燕与东晋的三足鼎立则因北魏入主中原统一北方、刘宋取代东晋而演变成了北魏与刘宋之间的南北对峙,并一直持续到北魏分裂的前夕。东、西魏与梁,北周、北齐与陈这两次三足鼎立,在经历了各自内部的演变之后最终以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隋代北周而演变成了隋与陈之间的南北对峙。北宋、夏、辽并存,就其政治、军事上的关系而言,也算是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当时在西南还有大理政权,但由于地理的原因,它与中原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利害关系远无上述三国紧密。三国鼎立的时间比较长,最终也因蒙古入主中原统一北方而演变成了蒙古与南宋之间地南北对峙。
如今天下之势。大陆上虽有三方势力,却也不是三足鼎立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