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徵(1) (第2/3页)
、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这说明,这些关卡平时还起着限制东西部人口流动的作用。西汉时,已是“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对于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尚有一定地盘查和限制,在秦代就更不用说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显示出秦、汉的统一中还包含着相当的脆弱性。东、西方之间的隔阂并未完全消弭,一有机会便显现出来。西汉前期的异姓诸侯王叛乱、中期的同姓诸侯王叛乱便是这种隔阂的显现。秦、西汉的统一主要是靠武力完成的。至于历史更深刻的整合,则是在后世地历史中不断完成的。那么,在这种整合最终完成之前,对于天下的统治,仍有藉武力加以控制的必要,也仍需凭借关中的地理条件。
在以关中为政治重心的时代。在战略上居枢纽地位地是一个以关中为重心、向两翼展开地弯月形地带。这个弯月的内侧。北起燕山山脉与渤海的交汇处,向南循燕山山脉南麓、太行山、嵩山、方城山、大别山,接长江,直至东南的京口,弯月的外侧,循燕山山脉北麓、沿山西北部、接关中西北外围高地、陇山、岷山、经四川盆地、转过巫山、再沿长江南面的低山丘陵而抵京口。从目前宋廷的情况看,这个弯月的大部分已经进入掌握之中,而剩下的部分,除了幽云一代是目前元廷地统治中心外。基本已经触手可及,进入了宋军的计划之中。
而宋廷的另一个优势,是宋军乃是重新登陆然后略取各地的政权,基本不存在东西冲突,只有南北矛盾,因此向心力和控制力甚至还要好于秦汉,从格局上来讲。天下重要关塞基本上都位于这个弯月的内外两侧的边线上。如燕山一线的山海关、居庸关。太行一线地,紫荆、倒马。井陉、滏口、天井诸关塞。嵩山一带地虎牢、伊阙、广成、辕诸关隘,大别山上的武胜、平靖、黄岘等义阳三关,均处在这个弯月地内侧边缘线上;陇山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