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变徵(2) (第1/3页)
.
迁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能动的。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的核心力量,自然都在都城附近,而将统治机构迁到其他地方,则等于很大程度的放弃了原有的积累,而选择了新的地方,在新的地方,旧有的势力,关系,山川,民风将完全不同,可以说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历朝历代,迁都多半是因为军事威胁之下万不得已之举,可以说,一个王朝一旦迈出了迁都之举,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国祚将尽了。
和宋朝有血海深仇的金国就是这样,原本蒙古人南下,虽然势如破竹野战不可挡,可是,汉化很深的金国死守燕京,铁木真多次猛攻皆不能下,而由于蒙古人烧杀淫掠,让燕云一代的汉人暂时放下了和女真人的矛盾,团结起来共御外侮,而守城军民也是士气高涨,加上燕京城高池深,粮草充裕,形式并非不可挽救。
可是,完颜永济却被吓破了胆,居然不顾众人反对迁往汴京,此议一出,众人心气顿丧,不到二十年,金国灭亡。
当然,迁都也有成为善治的,比如远有盘庚,萧统还知道后来有朱棣,可是归根到底,此时迁都,并不符合宋廷的根本利益。毕竟宋廷海上力量强而陆上稍弱,主要经济来源是海外贸易而不是地租,统治力量核心在江南而不是关中,就是任用官员也是主要以淮泗和苏杭人为主,可以说前往关中,宋廷没有任何基础。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明知不可行的动议,一向乖巧。善于揣摩上意的马南宝,不但提了,还不是一个人,奏章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陈明文,苏起,王炳辉,等等,不单马南宝主台湾府时的班底,基本上萧统大量擢拔地原住民官僚,也全部在册。可以说,马南宝及他周边的大小官员。这一次都联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