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变徵(3) (第3/3页)
就站在权力颠峰的人,这么多年愣是没有出大的差错!要知道能在宋末战乱里存活下来,一路跟着的臣将们,有哪一个是等闲之辈?可是,至今还没有到冠龄的少年天子,却凭着自己的手段,将他们控于股掌之间,单是这份本事,便已不凡。让陆英尤其深刻的是,皇帝的手段虽然不见得多狠辣,甚至从她的角度看来,也算不上缜密,可是,妙就妙在,皇帝的手段一是快,二是密,那种几乎是与生俱来地流畅感,陆英读遍史书,也未尝见过更甚者。
对此,陆英曾经在私下里问过老父陆秀夫,而一向持重的陆秀夫,对于此事,只是轻轻叹口气,然后徐徐说道:“陛下虽然冲龄践祚,然行事多用阳谋,不愧一代英主也。”
虽然很小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和那个少年天子根本分不开,可谓荣辱与共,可是听到父亲口中吐出的“阳谋”二字,陆英还是忍不住毛骨悚然。
没有别的形容,比“阳谋”更精确了,皇帝的很多举措,几乎是人都能看得出用意,可是阳谋妙就妙在让人明知就里,却还不得不按照人家的意图行事,这比阴谋图之,强权逼之,自然高地不是一个两个档次。
而自己一路走来,看着这个少年天子,在朝廷苟活山,士气低靡之际,居然能力挽狂澜,先败张弘范解旦夕之危,然后迁台获喘息之机,再以台岛为基地,励精图治,改革庶政,开科取士,厉兵秣马,研制火器,开疆海外,不过五六年,宋军居然能迅速北伐大陆,夺回江南半壁,这等武功伟略,古今中外,再无一人,而如此功业所带来地正当性,正是这少年天子能驾驭一切的根基!自从他理政以来,战必胜攻必取,革必兴行必果,不论反对声有多么激烈,大家总能看见,按照陛下地举措来,归根到底大家是得益了,就这一条,也就够了。
毕竟,胜利者,是不会受到指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