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徵(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徵(9) (第1/3页)

    .

    应该说,谢书说的字字成理,句句合情,而由于如今战役已经取得全胜,萧统也没有把很多数字保密,因此根据现今众所周知的敌我态势,确实此时进取山东,有较大把握。

    而更让谢书的说法难以反驳的是,谢书并非简单的坐而论道,夸夸其谈,毕竟此人幼时进过学,在白莲教带过兵,理论和实践都有,而且在萧统让他说话时,他还提出了如何进取山东的具体措施,这就一下子把此次朝会的层次拉高了。

    谢书提出,如果鞑子塞大岘之险,或坚壁清野,则大军深入,应该以火器为前驱,强行开路,杀开血路,这样一来,虽然说过程会比较艰难,但是如今的火器营锐不可当,此战一定可以胜,而一旦打开大岘天险,济南便是囊中之物,山东全境便可一鼓而下。可是经过缜密的考量,谢书料定鞑子最多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也不敢守险清野。,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很简单,毕竟目前江南已经在宋廷手上,山东就是维系大都最重要的粮饷之地,元廷根本无力在山东坚壁清野,否则大都就会立即陷入混乱!

    虽然说,这里谢书只是根据萧统公开的消息进行的合理推断,可是萧统也不得不承认,谢书此人,以前被自己嘀咕了!因为萧统桌子上正放着几个时辰前刚刚收到的线报,在玉昔和自己鏖战正酣,胜负未分时。元廷便已经及时作出了反应,只是增兵三万守济南,一万守临清,当然,大岘也象征性的增派了五千人。而据宫中细作说。不是没有人对忽必烈说:“陛下必以骑兵利平地者,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就可退守;不宜纵敌入岘,自弃险固也。”只是不知为何,一向从善如流地忽必烈,这一次居然没有听从这个极为睿智的建议!

    看下面的谢书神采飞扬,萧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